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星座:你是一个饿了会吃饭的人。网友:好准!

发布日期:2023-03-07    作者:汪龙佳/文,栾雅喆/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最近,一个直男朋友突然问我,“你相信星座吗?”

 

我就有点震惊地反问,“你别告诉我你开始信星座了?”

 

“嗯,你看这个公众号,它里面说得跟我前20年的人生经历太相符了!”

 

说完朋友给我发来了一个公众号,点开一看,好友关注人数38人。看来,我的朋友当中还有不少人会相信星座呀!

我接着问直男朋友,“可根据浅显的心理学知识,星座不就是一种心理暗示吗?你为啥还会相信?”

 

“。。。”

 

对话终止于此。

谈到星座分析,很多人对此褒贬不一。不相信的人觉得这只是一个粗略的统计学和心理学结合的简单产物,不足为信;相信的人以此为信条,按照星座的“指示”安排自己的生活,跟进星座博主的每次更新预测。之前有个梗叫“爱我,就去看***(某星座博主)的视频”,以致很多网友跑到该博主视频评论下面,一起研究剖析自己或心上人的性格与本心。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这么相信星座呢?

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从巴纳姆效应、波丽安娜效应、自我归因、心理需要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诠释。


1、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因此当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星座就是如此,在描述中经常会出现“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这类的形容。看着好像你都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踪迹,觉得“说中”了自己,但跳出来看,这不就是典型的废话文学吗?正面和反面都说了,跟没说也没什么区别。小编想起上次看到这些描述的时候还是上次(手动狗头)



2、波丽安娜效应


   波丽安娜效应(Pollyanna principle),又称波丽安娜行为(Pollyannaism)或积极偏向(positive bias),指人们会对于别人对他们的正面描述表示认同。这与巴纳姆效应类似。研究表明,在潜意识层面,人脑会倾向于关注乐观向上的信息,而在意识层面我们却倾向于消极。对于这种潜意识里偏向于积极乐观的现象称之为波丽安娜效应。
在星座分析的帖子中也是以正面信息居多,比如小编查看到的白羊座的一周运势:“感情方面,本周白羊很适合出游或参加一些小型的交际活动。可以多考虑在省内游玩,也可以考虑参加一些读书交流会或者一些小型联谊活动,因为你们都可以在以上的活动中,增加自己的桃花和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是不是听起来都是蛮好的描述,让人更愿意去相信?但如果连续几周“你的星座运势都告诉你,这周别出去玩,很可能会让别人讨厌你,反正也没什么桃花运”,那可能就是相反的情况了,你对星座的信任可能也不会那么大了。


3、自我归因


   学者认为,如果个体能通过杂志、网络获取星象学知识,并对自己星座对应的人格描述最为关注、最为熟悉,那么他就会有选择性地知觉自己相应的行为。简单说来,一个双子座的人总是被说“花蝴蝶”,可能TA最开始可能并非是一个很花心的人,但是久而久之,“无意识”地从生活中寻求验证,每得到一次验证就会强化其对自己的这一认识,进而真的会将自己归因为一个花心的人。



4、心理需求


    其一,是人们在星座分析中对自我的了解欲望得到了满足。认识自己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但通过现成的星座解析,就能得出一个较为精炼全面的结论的方式,显然是一种很便利的认识自我、探寻未来方向的方式(关于自我认识的更多内容,我们将在下周与大家分享)。
其二,在参与讨论的过程当中,人们也可以获得归属感,缓解孤独。比如在星座博主的评论区,经常可以看见用户之间的互动,“啊我也是这样!”“好准!uu们快来”,这说明星座分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有相同特质的人的聚集,相同的特质使这些人在评论区产生联系,庞大的“同类”数目使有相同特质的参与者形成一个群体,这种群体一定程度上会给人以归属感。
其三,满足了人们对未来的窥探欲望。在影视剧中,经常有占卜的先生说:“天机不可泄露”,如今的星座分析中却常常包含对未来运势的分析、对于感情的预测,这恰好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总之,星座信与不信都是个人选择,选择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但是如果盲目迷信星座,丢失了眼前的幸福,就得不偿失了。


参考文献

[1]罗凯.心理学视角下对星座文化现象的探析[J].同行,2016(12):35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