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那年,我暑期也没回家,一直留校复习。整个假期的时间,一个人住着宿舍,每天早出晚归,把生活变成最简化的样子,把更多的时间留来复习,每天十几个小时是常态。我以为我这么努力,即使达不到前几名,但至少可以过线。可是,在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我发现我“输”了。我的天,好像突然塌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人生从此就一塌糊涂了,会在不喜欢的城市,做不喜欢的工作,过不喜欢的生活,睡不喜欢的觉,跟不喜欢的人接触,人生轨迹完全被打乱了,仿佛跌入到一个低谷,抬不起头,露不起脸,生活变得面目全非,人也一蹶不振,甚至觉得活着都没什么意义了。”
曾经,我的某个学长在考研失利的时候,他这么写到。
我想,无论在哪一年的2月,他都不是一个人;而今年的2月,因为学期初的考试,和他一样的人也许又多了一些。上周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有的人稳进复试,成竹在胸,甚至已经买好机票,要在面试之前去三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而有的人也许就像我的学长当初一样,一整天都窝在房间里,吃不下一顿饭,躺在床上刷了一个又一个小视频、看了一部又一部电影,却不记得任何内容和情节,觉得什么都索然无味。
对于“失败”这件事,柴静说:“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
诚然柴静之言不无道理,但若我们正经历着失败,譬如眼前呈现着赤裸裸的不如意的成绩单,又该怎么处理铺天盖地而来的失败情绪?这一刻我们要怎么面对失败,要怎么面对挫折,要怎么度过人生的低谷?
这种失败所带来的影响不只是情绪的消沉,常常会远超失败本身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失去自信,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评估;可能会消磨乐观和动力,更加受困和无助;可能会引发无意识的压力和焦虑——不仅会让我们痛苦,而且影响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甚至如果这种情绪继续严重下去,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等状态。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当我们遇到那“十之八九”的时候,到底要怎么办?
1
让自己从情绪中抽离
如果你正处于“情绪正当时”,例如刚刚看到不如人意的考试成绩,此时你的消极情绪到达了巅峰,可能会不断回想复习和考试时的一举一动、一词一句,试图找到失败的蛛丝马迹。
但你要知道的是,这一刻的你完全被消极情绪牵着走了,这一刻的你是无法理性思考的,甚至会为了失败的经历开始两颊发热。所以,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将自己从消极情绪中及时抽离,试着让自己渐渐冷静下来。你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自己注意力,比如刷剧、运动、喝奶茶……正如我的学长,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电影,虽然记不住电影的情节,但这个与自己喜欢的东西待在一起的过程,让他能逐渐从消极情绪中抽离,这也是面对失败的第一步。
2
允许自己可以有失误
这么差,将来能有什么出息?”……我们不断在脑海里批评自己,攻击自己,宣泄着对自己不满意的情绪,这就叫做“自责”。在自责者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背景音乐在说:“我必须保持完美和优秀,我必须每次都成功,我绝不允许自己失败,我绝不允许自己犯错……”
然而这是真实的吗?显然不是。无论是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做不到永远完美和绝对正确,所以要转变观念,不要用苛刻的、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允许自己出错。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在自责的时候,或许对自己说一声“允许”,能让你更加从容地面对失败——我允许自己可以从无知到有知,我允许自己从不成熟到成熟,我允许自己从平凡普通慢慢过渡到强大优秀。失败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我允许自己出错,但我不怕错,我可以一点一点吸收经验,一步一步增长智慧,只要我还在往前走就好。
像一个温柔的母亲那样接纳自己,而不要像一个残酷的暴君那样虐待自己。
3
就事论事,事的失败不等于人的失败
一件事情没做好,就等于这个人没出息吗?一次考试没考好,就等于这个人要完蛋了吗?这里面的逻辑其实经不起推敲,甚至是完全荒谬的。
但有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接受失败的事实,因为我们曾经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付出了无数个披星戴月的日日夜夜,我们不能允许这极其重要的最后一步出现错误,以至于这致命的错误一旦出现,就会钻进牛角尖,认为自己整个人都是失败的。
事实上,一件事情的失败,并不等于整个人的失败。
如果单纯从失败的结果来判断,或许我们可以说所做的一切是无意义的。但其实,从经历失败的过程中得到历练和宝贵的经验是不可替代的,也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为成功所做的准备。
我们可以做的是总结经验,在下次尝试的时候使用新模式代替旧模式,只要一直在进步着,失败就永远是过去式。如此积累一百件事,如此积累一千件事,当我们有了一套稳定的系统时,惧怕的事情自然会越来越少,能处理的事情自然会越来越多。所以偶尔一次两次失误,只不过又给自己的系统添了一个素材而已,并不会影响整体的价值。
最后,当我们把整个时间拉得足够长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起起伏伏、跌跌宕宕的。失败只是当下的,但跳出时间的维度纵向展望整个人生,或许失败、挫折本身可能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