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总能刷到一个话题:“被疫情偷走的大学时光”,很多人在这个话题下分享自己因为疫情产生的对大学生活的遗憾。
我印象里的大学生活是美好而浪漫的,一直想在这个新的城市去旅游闲逛,见识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看看校园草坪里玩耍的小孩,看看早八上学路上在校园附近跳广场舞的大妈,但疫情让校园封锁起来了,我的校园生活单调了很多
我之前期待在大学里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可以和他们有说走就走的外出玩耍,甚至幻想可以在大学校园里邂逅期待已久的爱情,但是接连不断的网课和线上作业让我失去了很多体验大学生活的机会,我的大学生活好像很单调。
封闭校园之后,我们像高中一样被锁在了校园内,荆楚校园变得困难起来,我的各种旅行计划都被搁置了,想看的live也一直没有实现,每天陪伴我的好像只有日常体温上报罢了。
类似的分享还有很多,大家沉浸在一种“人生中只有一段年轻有活力的精彩时光,却没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氛围中,控诉这疫情偷走了美好的校园生活。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尽管疫情确实带给我们很多前所未有的困扰,但我们是不是过于夸大“疫情怪兽”给我们的打击了呢?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灾难化思维”,意思是我们会持续性地夸大事件的威胁,并不断低估自身应对威胁的能力和可以调动的资源,结果就是越来越焦虑。比如我们在学校经常遇到的演讲和汇报,在上台之前,常常有各种担心:如果忘词了怎么办;台下压根没人会听、自己在台上没有人回应很尴尬怎么办;万一观众会发出嘲笑,让自己局促地站在台上不知所措怎么办……对这些情况的假设可能让我们在演讲前无比焦虑,甚至有时紧张到睡不着觉。但事实上,上述情况真实发生的概率很小。由此可见,灾难化思维对我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它会使个体放大消极思维和夸大事件威胁,造成与现实不相符的过度担忧。
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我们对疫情的态度上,高估疫情带来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比如,不时出现的确诊病例让出行成为了不确定事件,但却也给我们带来了观察生活、联系亲人的机会。还记得春天校园临时封控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朋友圈突然多了很多校园的美景,也多了很多跟同学一起的打打闹闹,看起来是“被逼无奈”只能在校园溜达、搞花活,却也因为这种“被逼无奈”才发现了原来身边有这么多曾经无视、错过的风景,才有了一次次一起在操场打牌、唱歌、游戏的回忆。秋天的延迟返校,也让很多人有机会观察家门口的花花草草,体验慢下来的生活节奏,听听长辈讲述他们年轻时的故事,静下心来观察身边的人。
实际上,我们应对灾难的能力远比自己想象中的强百倍。有史以来,人类都在遭受自然灾害和战争带来的后果,死伤不计其数。据美国海外灾害救援局统计,20世纪60至70年代,全世界人口死亡数增加了6倍。据联合国统计,近70年来,全世界死于各种灾害的人口约500万人。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最多,已发生过4次造成20万人以上死亡的大地震。我们无法抗拒传染病、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天文灾害、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抵抗灾害经验的丰富,应对也变得越来越快,就像2020年到现在的三年间,生活在逐渐发生的向好变化是我们切切实实能感受到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开始逐渐迈向正常化。
个人认为,对于大学生活最好的状态在于我们可以努力地学习,也能尽情地玩耍;可以为了DDL奋战到天亮,也可以偶尔摸鱼看球追番;可以享受有人陪伴的快乐,也可以享受独处的时光。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灵活应变的能力和心态,能够在学校和老师提供的包容性环境中勇敢尝试,敢于探索。如此,我们的大学时光依然美好。
参考文献:
1.雍艺,张野.事件特征与民众普遍信任的关系:灾难性思维与人格特征的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1):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