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校园里的桂花香开始弥漫,熟悉的味道让我不由得想起高中的好朋友小米。
我和小米的关系很好,她一直是我高中阶段学习的榜样。在我眼里,她自信又阳光,家庭幸福,总能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但有段时间她的成绩下降得很厉害。
闲谈时,我跟她开玩笑:“你最近好像很不在状态呀。”
她突然抬头,眼里泛着泪光。
在那之前,我一直都以为,像小米这样的人,没有理由哭泣。
微笑面具下的呐喊
不光是小米,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想想有多少时候,你表面上云淡风轻,内心却风起云涌?
今天想要和大家谈的就是所谓的“微笑型抑郁症”——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
我的朋友小米就是典型的微笑抑郁。我至今还记得那晚老师在和小米交流时她的反应。
“我没事,我很好。”小米嘴上说着没事,但却浑身发抖,泪流满面,一直在深呼吸,看得出来她在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老师,我没事!这么晚让你特地为我跑到学校来,我真的很抱歉!"小米脸上突然出现了看起来似乎不合时宜的微笑——她对着特地为她前来的老师贴心地抱歉。
明明眼泪还在流,但小米的表情却一直是微笑着的。
没等老师说出一些关切的话,小米又开口了。
“老师,我自己可以调节的,刚刚只是一时失控,如果真的有需要,我再来寻求你的帮助,可以吗? ”
小米表现得善解人意、大方得体,随即又展开一抹灿烂的微笑。
那时候的我并不了解微笑抑郁,只是觉得小米的状态看起来并不像她描述的那么好。
确实,和人们印象中那些终日愁眉不展、看上去疲惫憔悴的抑郁症患者不同,微笑抑郁的人每天笑脸迎人,仿佛一切如常。但没有人知道,在笑容的背后,他们正在与那个黑暗压抑、痛苦不堪的自己,进行着怎样的缠斗。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身边有微笑抑郁的人,你是否能察觉到呢?
如果微笑抑郁的人是你自己,你又该如何更好地帮助自己呢?
“面具”是如何出现的
其实,我们所说的“微笑抑郁”并非是抑郁症的一种类型,而只是一种网络的称呼。他们和抑郁症患者一样经历着内在煎熬和痛苦,却又在他人面前始终戴着面具,表现得若无其事。
那这副面具又是何时悄无声息地出现的呢?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家庭结构。
自1991年起我国的离婚率持续上升,在现代的很多家庭中,也有很多为了孩子表里不一的傀儡婚姻。而家庭关系的不和睦往往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极大影响,可能更容易导致一些孩子出现暴怒、冷漠和自卑等性格。同时,家庭教养因素也会对孩子遭遇困难时的应对方式产生影响。
有时候父母或许并没有正确的情绪处理能力,也就是说,他们所示范的处理情绪的方式可能本身就不是完全正确的。比如说有些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不被允许表现出厌恶、不耐烦等表情,长此以往,他们可能会养成习惯,并且在孩子面前也一直这样。而受到父母影响的孩子,可能也会开始习惯性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隐藏起来。
当然微笑抑郁出现的原因复杂多样,家庭结构只是其中的部分原因,其余原因在此不多做赘述。
摘掉微笑的面具,面对真正的自己
最近几年,随着心理学科普和宣传工作的不断进行,虽然我们现在对抑郁症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往往因为不够专业而产生一些误解,比如对于症状本身,比如对于治疗。
就像我的好朋友小米,在故事的开始她并不认为那是抑郁症的表现,更没有听说过“微笑抑郁”,这就导致当时没有及时发现与治疗,甚至差点造成悲剧发生。
所以我们首先要对自己、对他人有觉察和认识,意识到所谓微笑的“伪面具”。而面对这道屏障,扯下面具或许是最好的自救方法。
小米回眸一笑的那一刻,可能只是微笑的面具在掌控情绪。但我们要记住的是,微笑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
我们要做的是及时调节和宣泄不良情绪,不要把忧郁情绪积埋在心底,而要让有宣泄的出口。
笑,是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但如果把它变成了隐匿心事的盔甲,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负担哦。
参考文献
1、郑晓笑,中学生博览. 2021,(27)《微笑背后的黑洞——例微笑抑郁学生的危机干预与反思》
2、陈希、冯晴瑶,心理月刊. 2021,16(22)《大学生“微笑抑郁”的形成因素及干预》
3、王蜜源,刘佳,吴鑫,等.近十年中国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9)
4、百度百科词条:微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