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朋友万万不可这样做一件事;苦口婆心反复劝说家里的长辈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用专业知识给邻居奶奶解释养生偏方没有科学依据;……虽然说得都很对,但他们都不听。
这种无奈在我的生活中时有发生。很多时候,明明觉得自己有理有据、底气十足,应该有很大的把握能说服他们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得到的回答常常是“你说的很对,可是我不听”,甚至有时候反而会使他们更加相信自己原来的想法:朋友还是会按照我否定的方式去做这件事,家里的长辈出门依旧不戴口罩,邻居奶奶仍然频繁地在朋友圈里转发她的“养生秘籍”。我的天,血压升上来了,拳头硬起来了。
想要说服一个人,真的好难!我就很疑惑,我的理由足够充分,论证也足够有力,为什么他们就这么固执呢?
当我查阅资料后发现,原来心理学上早对这一现象做过研究,并将其称为“逆火效应”( the backfire effect ):当一个错误信息被纠正时,人们不但没有抛弃错误信息,反而更加相信错误信息。在逆火效应中,错误信息的影响力很大,而纠正错误信息的真实信息却没多大的影响力。大卫·麦克雷尼( David Mc Raney )把逆火效应概括为:“当你根深蒂固的信念受到矛盾的证据挑战时,你的信念会变得更加强烈。”
2006年,美国学者布伦丹·奈恩(Brendan Nyhan)和杰森·雷夫勒(Jason Reifler)进行的一项实验证实了逆火效应的存在。他们招募了一批受试志愿者,先让受试者阅读美军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伪造新闻,再让他们阅读美军在伊拉克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真实报道。结果发现,那些支持战争的受试者最终会相信伪造新闻而对真实报道不屑一顾。这个实验直观地说明,试图纠正人们的错误理念有时候会导致人们更加认同错误理念,无论一个人再怎么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人们都不愿轻易放弃自己原有的观点。
至于逆火效应效应产生的原因,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是由人们的认知冲突造成的。我们在认识世界时,常常以自己为圆心,向四面八方不断拓宽边界。当新的信息在认知的圆圈之外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此时,一些人会选择调整自己的圆心或边界,以便把新信息同化、整合;另一些人则会排斥和否定新信息,认为新信息是错误的、不可靠的。随着媒体和传播手段的日益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思维和对认知的自信得到明显增强,因此在面对认知冲突时,更多人倾向于选择排斥和否定新信息,极力从记忆中提取相悖的证据来反驳纠正本是正确的信息,从而造成了逆火效应。
但是,逆火效应也并不是牢不可破的,既然它从认知层面产生,意味着它也可从认知层面攻破。比如“自我抽离”的方法,就是指引导人们跳出自我认知的圆圈去思考,从旁观者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冷静客观地审视问题,减轻愤怒、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更有可能意识到自己认知的错误,最终达到消减逆火效应的结果。比如,在进行科普辟谣的时候,可以让参与的爷爷奶奶用第三人称写下对你所讲内容的感受,这样他们会更愿意接受你所讲的内容。
其实写下这篇文章,不仅仅是想表达我对逆火效应这一现象的愤慨,也是想提醒我们自己不要过分执拗。虽然坚持己见常常被定义成是一件好事,但很多时候其实我们自己正是认知错误的一方,如果自我抽离出来看看那个固执的自己会觉得自己很可笑。老话说,“听人劝,吃饱饭。”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不妨虚怀若谷、博采众议,来让自己的认知更加全面,让做出的决定更加明智。
参考文献:
[1] 任红杰.后真相视域中逆火效应的应对研究[J].视听,2021(02):170-171.
[2] Nyhan B,Reifler J.When Corrections Fail:The Persistence of Political Misperceptions. Political Behavior,2010,32(2):303-330.
[3] 熊炎.解释警示逆火效应是醍醐灌顶还是火上浇油?[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01):58-7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