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欺负了你,你会怎么做?你可能会毫不犹豫、理直气壮地说:“这还要问?肯定是欺负回去啊!”但如果有人告诉你,要学会宽容,学会原谅那个让你受伤的人,你会听从吗?你可能会骂TA有圣母病,“未经他人难,莫劝他人善”,原谅说来轻巧,设身处地想想,几个人能咽得下这口气?
作家莎拉·蒙塔纳作出了这个决定。她原谅了一个杀人凶手,而这名凶手杀死了她的妈妈和兄弟。虽然凶手已经入狱,但大多数路人都觉得凶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而她选择了原谅。她能作出这样决定,固然有着她自己的理由。用莎拉的话说,原谅是将自己从痛苦中解脱的唯一方法。所以,与其说是原谅那个伤害自己的人,倒不如说真正需要原谅的是受到伤害的自己。
我们不在这里讨论报复和原谅哪一个更“正确”,只是想告诉你,选择原谅有时候会更“好”。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慢慢道来。
当他人对你造成伤害时,你可能有三种反应:报复、回避、原谅。
首先来看看报复。按照定义来说,它是指个体对使自己蒙受痛苦的侵犯者施加伤害或痛苦。对大多数人而言,报复可能都是第一选择,哪怕是习惯“懦弱”,也会在心里无数次描绘自己成功报复的画面;除非是力有不逮,但那也得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比如,今天开会的时候,有人反驳了你的观点,批评得你没有面子,你心里不自觉地就会想要报复回来,比如下次开会的时候也要说得对方哑口无言。
报复的好处当然不少。一方面,可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待宰的羔羊,知道你的边界和底线,避免其他人对你的进一步冒犯;同时,也可以保护自己的尊严,给自己树立自信。但是,报复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副作用。也许你觉得,你的回击是对等的,但对方未必会这么觉得。结果就是,你施加的伤害又激起了对方的报复。结果就是,冤冤相报,两个人的矛盾不断升级,到最后,已经分不清谁是加害者、谁是受害者了。更有研究发现,报复动机较高的人具有更高水平的消极情绪和抑郁,和更低的生活满意度。Bono.G 等人曾做纵向实验,探究被伤害者采用宽恕策略在短期内的心理变化。他们发现,被伤害者逃避或报复的动机与第二天的幸福感呈明显的负相关。
再来看看回避。这更多的是压抑和克制。你不断告诉自己,不要去想了,但这有用吗?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即使能够暂时不去想,它也始终潜藏在某个角落,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会再次迸发出来。
而什么是原谅?Enright 和 McCullough 如此定义:原谅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的冒犯后, 放弃对冒犯者的消极情绪、判断和行为, 取而代之以积极的情绪、判断和行为的过程(Enright et al., 1992)。从情绪、判断和行为三个方面来看,情绪上由愤怒、怨恨转变得更为积极,判断上不采取报复计划,而行为上也不进行报复加深仇恨。原谅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地去面对那个伤害了自己的人,并且积极地学会看开并放下你们之间的怨恨。记住,原谅,不是懦弱,不是妥协,不是逃避。原谅,是自主地走向积极,让自己从怨恨的泥沼中脱身,最终目的在于原谅自己。那些以爱的名义要求你毫无理由地放下仇恨,并不是真正对你好。只有你自己能够主动选择原谅,原谅才有价值。所谓原谅,其实是说,你的人生重新由你自己来支配,那个施加你仇恨的人不能再继续缠绕着你、令你夜不能寐了。
要做到原谅,很难,但这两个方法也许能给你以启发。
试着接受痛苦。你可以试着写下痛苦,并尽可能细致地回顾它。通过重新回顾痛苦,你将接纳你的痛苦,获得直面它的力量,不再过度地关注它。但如果这个过程现在对你而言还十分困难,那也不必强求,做你能做的就行。
与对方共情。这又是一个乍看之下不可理喻的行为,但这也是宽恕的重要环节。当莎拉意识到凶手身处监狱、过得是多么不自由的日子时,她感受到了同样的痛苦。她相信,对方得到了应有的报复。接受这一点,让莎拉选择了放下,选择了过自己的生活,不再把目光时刻投在那个杀人犯身上,让痛苦继续缠绕住自己。
所以,作为受害者,也有理由选择原谅。但要谨记,原谅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好,为了让自己在痛苦之后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而不是一种圣母般的义务。同样不要轻易地劝别人去原谅,因为你根本不理解TA是如何痛苦。但我们仍然要希望、帮助TA学会原谅,因为唯有原谅,能让TA真正解脱,从痛苦中彻底走出来。而这,正是原谅的意义所在。
参考资料:
[1] Bono, G., McCullough, M. E., & Root, L. M. (2008). Forgiveness, feeling connected to others, and well-being: Two longitudinal studi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2), 182-195.
[2] TED演讲:《为什么原谅别人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