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初试成绩已经陆续公布,微博上、朋友圈里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既有400+的“卷王”大佬们,也有200多分的气氛组选手,只能说大家的悲欢并不相通。意外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董晨宇老师对一个“放弃保研,选择考研却与人大擦肩”的学子的回信想就此与你聊聊“害怕失败”这个议题。
整封信很长,我最喜欢的是这段:“但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尤其是还年轻的时候,自己选择的路没走通,该怎么办呢?心灵鸡汤告诉我们,好多人都失败了,但没放弃,一直坚持,最后成功了。但我觉得这种故事母题只说对了一半。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一件事,失败了就再来一次,这没什么错。不过不要相信‘坚持就能胜利’这种话,更不要允诺给自己一个‘我值得拥有’的结果。因为很多人失败了,再重来,还是失败了。世间本来如此,有这种执念的人,才是庸人自扰。”
文中还提到了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者对两组学生进行数学训练,一组学生是结果导向,他们学习的动力来自于“拿到好成绩”;另一组学生是过程导向,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获得新知识”。研究者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挫败,后者坚持下来的几率会更高,最后的成绩反而更好。这个实验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你想要的”和“你能做到的”是否匹配的问题。拿考研这件事来说,可能大家最终的目的都是能上岸,但是具体到每一天的学习目标或者对初试成绩的期待上,每个人可能又不完全相同:有的人意在巩固专业基础,有的人为了刷新对专业的认知,还有人可能只是想体验这个过程。
而失败是什么呢?是“你想要的”≠“你做到的”,比如说想考山大的研究生,结果却被调剂到了北大,(不要问小编这种好事哪里有,小编也想知道),这时候你就会感觉自己失败了,当然大多数时候你做到的/得到的低于你想要的。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当现实没有那么理想的时候,你会害怕这样失败的结果吗?坦诚来说,我是一个很害怕失败的人。这似乎与我所受的家庭教育中贯彻的“稳妥”理念有关,举个例子,我从家回学校的高铁是10:21开车,但一般正常情况下,8点多我就会被丢到车站,提前两个小时到站是我们家的基本操作了,就是害怕坐不上车,害怕“失败”。
我们常用“失败恐惧”来描述这种对失败的害怕的情绪体验。Birney,Burdick和Teevan(1969)在其著作《失败恐惧》(Fear of Failure)中从失败造成的后果的角度来解读“失败恐惧”概念,他们认为失败通常被定义为没有达成某种成就标准,而个体在觉察到自己可能达不到成就标准的时候,就可能产生恐惧感,即为失败恐惧。研究者们多认为失败恐惧特质的形成主要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尤其是后者,早期亲子交互、家庭环境和人机交往等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不可忽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失败恐惧可以逼迫人们去争取更好的结果,但与此同时,相伴随的却也是高度焦虑、降低学习动机和缺乏心理弹性,甚至可能做出伤害自身的行为。比如前段时间那个因为考研失利欲跳河轻生最后被民警翻护栏急救的女子,我们不知道这背后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苦楚,但对失败的恐惧应该会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此,真诚地对屏幕前的各位朋友说一句:考研失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人生漫漫,活着就有希望!当然,如果你能获得所谓的成功,那更是一种喜悦了!
确实,考研失利的痛苦只有经历过才明白,努力了一整年,早起晚归,换来的却是极不满意的分数;或者以不错的成绩通过初试,但是却在复试中由于种种情况被刷……但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失败”其实很多,错过了车次,输掉了游戏,考砸了期末……诸如此类。失败并不可怕,你也不需要害怕,我始终相信——每一种结局都有其意义所在。
董晨宇老师在信的末尾这样写道:“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烦恼,其实都不过是欲望、劳苦、运气三者之间的搏斗。所谓智慧,不过是找到一个自己能够得到的目标,然后付出百分百的韧性,再期待一点运气。”深以为然。
人生很长,考研只是一个小小的节点,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诸君共勉。
参考文献:
[1]Birney R C , Burdick H, Teevan R C. Fear of failure. New York: Van Nostrand, 1969
[2]孙晓冬,汪玲.失败恐惧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7(04):637-641.
[3]Martin A J.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resilience: developing a
model of student enhancement. 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2, 14: 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