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改变:在舒适区的边缘试探

发布日期:2021-09-15    作者:文/马雨豪 图/栾雅喆    编辑:许奕清    浏览次数: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可,应当追求改变,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但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许许多多艰难险阻:我知道成绩不好就应该认真学习,肚子上赘肉多就应该努力健身……办法我都有,问题是怎么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


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做出长期有效的改变呢?动力显然是充足的,好成绩、好身材,谁不爱?你可能会说,都怪我意志力太薄弱了。意志力确实有关,但这种说法还不够准确,因为与其说意志力薄弱,不如说是对手太强——我们在和谁战斗?是我们“趋利避害”的本能!

《认知觉醒》一书从大脑进化这个角度给我们阐释了三重大脑的不同作用: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的时代,主管本能;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理智脑源于灵长动物时代,主管认知。


生活中,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且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基因一直被生存压力塑造着。以健身为例,如果你刻意节食,摄入的热量不够,那你的大脑就会发出警报:快点干饭,要饿死了!这样一来,你就很难通过制造热量缺口的方法达到减肥的作用(当然,这个方法也是不健康的)。

一切本能活动都是以生存为目的,但若所有行动都依据本能,那就形成了目光短浅、及时满足的习惯,即只喜欢做简单和舒适的事,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往往缺乏耐心,非常容易放弃。所以,当面对需要很久才能见到的健身的好处时,美食自然能在与饥饿的斗争中占领胜利的高地。但如果一味追求目标而忽视本能的作用,那只会让你事倍功半。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在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进步的同时不那么痛苦,这样也许就能避免意志论薄弱的问题了。


第一个环节就是欲望、动力。如果有足够强烈的动力,无疑你更能够坚持改变。书中也强调,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理智,认真地去发掘改变的好处是什么,以此来激励自己。比如高中时为了激励自己努力奋斗,会购置心仪大学的周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向前冲!

力气也要用对地方,第二个环节就是探寻最佳的改变方法。如果你一开始减肥,就给自己定下过大的目标,最后往往是半途而废,因为你的本能不允许你这么“折磨”自己。作者周岭在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舒适区边缘”。他认为,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舒适区边缘(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则会让自己停滞。

如何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边缘”呢?分三步。


第一,调整难度与强度,使之处于可接受但又有所难度的范围。如果你要开始跑步,不妨多试几次,看看哪一次跑步既充分达到了训练效果,又能不让你感到抗拒,那这大概就是你的边界了。然后先按照这个节奏进行运动,再根据情况逐渐加量。

第二,拆解目标,逐个击破。老子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个大目标突然摆出来,会让你一下子有畏难心理,立刻举手投降。但如果你把它拆解成小目标,原先过于困难的任务就会逐渐被拉回到舒适区边缘,你也就更有干劲把它完成。积少成多,终有一天你会攻克这个大目标。

第三,集中于重点,精准打击。有时候,重复的工作并不能带来效率的提高。比如复习,一遍遍整理那些已经牢牢掌握的知识点,并不能真正带来提升,因为你一直处于你的舒适区内。不如挑那些难点易错点重点复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改变的关键就在此:即使你有充足的动力,也不要轻视本能对你的巨大阻碍,更不要刻意冒犯你的本能;而是应积少成多,不断运用你的理智去提升自己能够接受的上限,这就是“舒适区边缘”的意义。在不断地挑战并拓展自己边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你就能获得巨大的改变,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所以,不要再抱怨自己的意志力太薄弱啦,更不要空有知识却毫无行动。找到自己的舒适区边缘,努力突破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