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花了三个小时终于预习完下周要学的内容啦!”
“这就是内卷吗?”
“我今天查阅了好多资料写完了这篇文章,内心有点小小的成就感。”
“别高兴得太早,你不还有好多文章要写的嘛!”
“向大家强烈安利《说唱新世代》这个综艺,超燃超炸!”
“唱rap有什么意思,不过是一群不良少年罢了。”
听到这些话,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没有感觉很气?反正我快要被气炸了。但更离谱的是,周边好像并不缺少这样的人:他们对于别人的观点态度,总是抱着嗤之以鼻的嫌弃,站在自以为的制高点上攻击别人,以否定别人为乐,把否定当作是一种习惯,让人觉得不能理解。
这种行为模式被称为“习惯性否定”。在拥有“习惯性否定”心理状态的人看来,这个世界本身便是二元对立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且他们一定要做出对的抉择才能体现出自我存在感。于是,这些人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习惯性地否定和抨击他人,时时处处争强好胜,尝试利用自己的观点去征服别人,从而获得支持与成就感。
有一些同学可能会有疑惑,难道否定别人就能给自己带来支持和成就感吗?心理学家Festinger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给出了这个问题的解释:人们常常在社会比较中认识自我,并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比如和优秀的人比较会感到自卑,和不那么优秀的人比较会获得自信。也就是说,如果你否定别人珍视的东西,就相当于在此种社会比较中获得了某种优势,从而获得了一种还不错的情绪体验。正因如此,才会有人一直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地习惯性否定其他人。
没有人会喜欢总是被否定,我们努力了这么久,流过这么多眼泪,淌了这么多汗水,谁还不想得到一份认可?但那些习惯性否定的人们却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着我们的信心。被否定久了,也就难免觉得自己好像还真的挺差劲的,永远都是别人的陪衬,只能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
虽然被否定的滋味并不好受,但我也知道,“否定”的存在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毕竟否定之否定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甚至有些习惯性否定本身也并无恶意。比如长辈们听起来并不友好的“否定”,有些也确实能给迷茫中的我们一点启迪,让我们及时止损,少走一些弯路;再比如来自老师分数上的“否定”,则是对下一个学期的一剂激励,让你在新学期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
那些习惯性否定的人或许不愿相信世间的美好和人们的善良,但这与你无关。敢于相信自己,直面否定质疑,是一种强大的能力,也是强者的表现。那么,当我们面对别人对我们习惯性的否定时,当如何自处呢?
首先要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的优势,万不可因为别人的盲目否定而乱了自己的分寸,让自己就此沉沦。同时,在此基础上付出踏踏实实的行动,把他们否定的东西,一步步转化成自己的优势,啪啪打他们的脸。其次,被别人否定确实不太舒服,但偶尔的自嘲却能及时化解现场的尴尬。面对别人的否定,万不可怀揣着一颗玻璃心,不妨一笑而过,适当进行自嘲,这样还能变被动为主动。当然,最后也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怼回去,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别人不给我们面子,我们又何必同他们客气?如果是真朋友,你怼回去了他们肯定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多少也会减少继续怼你的习惯了!
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在时光里旅行,珍惜这段美好的旅程叭,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