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与其“为TA好”,不如“对TA好”

发布日期:2021-07-07    作者:汪龙佳/文 袁辉/图    编辑:袁辉    浏览次数:

最近在微博冲浪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他们将礼物推到我面前,里面是一顶荆棘做的帽子。我拿起帽子,手被尖刺刺破。看我有些犹豫,他们摸了摸我泛红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我们对你的爱,"他们伸出手,那是一双坑坑洼洼布满伤疤的手",说:你知道我们有多辛苦吗?戴上吧。"

那荆棘缠绕在我头顶

我不敢喊疼,那代表我娇弱

我不敢哭泣,那代表我不够勇敢

我不敢摘下它,那代表我不懂他们的爱

头顶的疼痛滴到耳朵里,化作了一个声音,"这就是爱",我闭上眼点了点头,任凭热流掠过我的脸。


2595A


长大后的我,看到了她。我左顾右盼思考如何表达我对她的爱,脑海中出现了那顶帽子。

我扑进荆棘丛,挑选最好的枝叶,哪怕血淋淋的双手已经疼得无法弯曲。我咬着牙编织出最美丽的帽子,在最上面点缀上最好看的尖刺。

我把帽子送给了她。果不其然,她好震惊,震惊得过了头。她打翻了我的礼物盒,里面的荆棘翻滚出来,散落一地。见我疑惑不解,手指便指向了天空。

我抬头看去,那蓝天就像清澈的湖水,带着太阳暖暖的阳光洒向地上美丽的花朵。耳边传来的稀疏虫鸣,和流水交织在一起,让我不自觉闭上了眼。

"这才是爱"她开口说道。

我被眼角的热流惊醒,又任凭它流向脖子。"这就是爱",声音从耳边流出来,又在我脖子上缠绕。我闭上眼点了点头,任凭头顶的尖刺刺痛着我。

 

短短几百字,却引得众多网友共鸣,似乎为你好已然是来自父母的一幅沉重枷锁。这样的案例在我的身边并不少见。我有一位朋友小A,她是个极具人文情怀的女孩子,当我知道A高中是一个理科生的时候略有震惊,我不禁感叹道:如果你学文的话,说不定能去一个更好的大学哇!她苦笑着回应我,其实很多人都这么说,但是我爸妈觉得理科比较好找工作,而且他们工作养我也很辛苦,毕竟这是为了我好。现今流行的鸡娃现象也被父母用为你好的名义来安放自己的教育焦虑,我一个老师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钢琴、舞蹈、围棋、小主持人、积木、数学竞赛……完全占据了她的期末,甚至是上下学的路上,都被要求背几首古诗。确实,孩子拥有非常好的成绩,其父母也是希望孩子能拥有更好的人生,甚至跟我们笑谈:等我女儿嫁人,对方一定要把我们这么多年给她花费的钱补偿给我们。这看似是一句玩笑,却让人感到酸涩。我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我在想如果父母的爱仅仅体现在为你好,而不是对你好,孩子能获得这份吗?

有人可能会问:那二者有什么不同吗?在我看来,为你好更多是从施予者一方出发,将自己的置于受者面前,并希望对方可以全盘接受;对你好则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受者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电视剧《小欢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誓师大会上,有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气球上写愿望放飞,乔英子写下CNSA(中国国家航天局)。宋倩立刻泼冷水,逼着孩子在气球上写分数,别写这玩意儿了,写上700分。 乔英子不愿意,你来我往的推搡间,气球被不小心挤破了。乔英子终于崩溃,哭着离开:那是您的心愿,不是我的心愿!”——对父母而言,不应该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为孩子好,也应该更多地听听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对孩子好。


29FAA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喜欢体育,想去做个体育生,为你好的父母可能会直接拒绝:你这身体条件哪能去学这个?对你好的父母会先确定孩子是不是真的热爱,他们会容许孩子去试错,如果你真的热爱,哪怕你不擅长,他们也会尊重你的选择。——对孩子而言,对你好是能够直接被感知且乐于接受的。

这个话题很深,可能千字的叙述并不能说清一二,只想对看到这篇推文的父母和未来会为人父母的朋友们说:希望你们可以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TA,而不是施加自己的意愿给孩子来TA。确实,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人的判断力与事实可能存在偏差,我们以为的TA往往在孩子看来还是一种TA。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什么万能钥匙去解决,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可能是第一次做父母,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对彼此多一些倾听,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我觉得

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庸,也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庸,毕竟清华每年也只招3000人,哪能人人都考上清华呢!山大不也挺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