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假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时候甚至不到一半),微博上总有人问:“这个暑假/寒假大家都被父母骂过了没?”得到的回应自然多是肯定的答案,还附带各种千奇百怪的原因:
你看你房间乱得跟猪圈一样。”
“知道了,我一会儿就收拾。”
“你看看人家XXX多勤快,从来不让人操心。”
“他们也有缺点啊,多看看我的闪光点。”
“我没法和你交流。”
“我觉得也是。”
(请勿对号入座)
这些场景或许你自己亲身经历过,也可能在别人身上看到过,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同一屋檐下的两代人因为某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冲突。父母总是对子女有着很多期望:早睡早起、勤劳懂事、热爱学习……但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被视为应该好好休息的假期,这些期望与自身欲望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比如在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的玩游戏,很多父母就视为洪水猛兽。
小时候的我们被父母严格管教是应该的,毕竟那时候的我们,还不懂得什么叫做自控力,是非观也尚未成熟。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特别是成年以后,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也需要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可父母却依然停留在原地,他们或是出于爱,或是出于好奇,或是出于不肯放下的管控习惯,还是一如管教小孩子的方式,对我们的行为进行干涉,再加上不可逾越的认知代沟的存在,难免会让人有一种难以喘息的压迫感,产生愈发强烈的想要逃离的冲动。
“逃离”,这好像并不怎么是一个正面的词,因为逃离之后,我们往往需要弥补因逃离而产生的旧账。但是,在以爱之名的前提下,“逃离”产生的距离,好像也能产生一种别具一格的“美”。
为什么说“逃离”也能产生一种别具一格的“美”呢?不可否认的是,在和子女的沟通中,父母坚持的除了道德与法律规定的是非对错外,更多的是自己在这几十年来工作生活圈子中形成的价值观,而且往往不喜欢接受这个圈子以外的其他思想和观点。换句话说,很多父母都喜欢用自己个人片面的经验去指导下一代子女的选择。确实,几十年的积累肯定能帮助子女少走一些弯路,但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经验教训就是绝对真理。上个寒假,我曾心平气和地和父母聊起想要跨专业考研的事情,可无论我再怎么解释想跨考的专业和目前所学的专业的区别与重合,再怎么解释交叉学科在未来有着多么promising的前景,可他们就是秉持着朴素的“择一业,终一生”的思想,教导我即使不喜欢当前的专业,也要尝试着去爱它,不要轻易换行。当我想进一步说明的时候,父母的一句“这都是为你好”直接冰封我所有想说的话。
孩提时期的我们曾无比依赖他们,但这就使我们好像成为他们的附属品,他们有权干涉我们的所有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明白,“逃离”或许就是我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个话题如果再深入的话,肯定是以两代人的冲突为结尾收场的。虽然“逃离”这个词是消极的,但通过“逃离”能够产生适当的距离,让双方不至于剑拔弩张以致最后分崩离析,真的不失为一种避免矛盾、维系感情的好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逃离”不是“逃避”。做出“逃离”选择的前提一定是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已经明确了自己和父母需求的不可调和性(关于这个问题,下周开始每周一发布的《【山大幸福课】亲密关系中的建设性争吵》将对这方面有更多讲解,敬请关注)。如果只是一声不响地就逃离某个话题的讨论,选择沉默或是岔开话题,那对父母而言可能就会认为是你对他们观点态度的默认或接受,会让父母产生他们的建议是非常适合他们子女的错觉,而这无异于将矛盾暂时压制,积压要表达的情绪,终有一天,一切将以更激烈的方式呈现。
当然,有些事情是不能逃离的。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收拾房间、做家务这类事情,我们觉得无伤大雅的小事儿在父母的眼里可能就是事关个人品性的天大的事儿。这种事情,越逃离,就越有可能被责怪。而花一点点时间去完成这些事情就能让自己和父母都少生一点气,把和父母生气的时间投入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当中,这看起来是笔更划算的买卖。
总的来说,在与父母沟通这一件事上,在充分表达的前提下,“逃离”可耻但是十分有效,短暂的保持距离其实也是为了与父母能够更好更长时间地在一起。暑假将至,希望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能够有进有退地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度过一个和谐有爱能够真正放松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