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我在某APP上看到一则广告,大致内容就是一位父亲发现女儿连基础的算术都不会,指责道:“你妈妈怎么教你的?”而路过的推销员带着要推销的书帮助了小女孩,并对父亲说:“教育啊,不应该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
诚然,这则广告主要目的还是做宣传,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让我对一个刻板印象进行了反思:是否家庭中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上,尤其是学业,起着比父母更为凸显的作用呢?
在我的某堂课上,老师问过一个相似的问题,举手表决时,同学们普遍认为母亲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甚至产生了一个笑话——我在家基本所有事都找我妈,我爸唯一的作用就是被问:“我妈在哪?”
正是对这种教育缺位的思考,老师安排三位文编选择父亲节/母亲节来进行创作的时候,我没有询问另外两位的意见(甚至于觉得大家都会选择母亲节),就决定来写写这个经常被遗忘的父亲角色。
提起父亲,大家的刻板印象可能就是“下班之后就摊在沙发上乐呵呵地看电视,被母亲批评之后呛几句然后沉默,偶尔问起孩子是不是要高考了结果发现孩子已经大三了……”这样的甩手掌柜,但是今天我想为父亲正名,并提前祝全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第一,父亲爱你的程度不比母亲低。很多时候,父亲只是不会表达罢了。电影《美丽人生》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父亲一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和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向妻子报平安,一面要保护和照顾幼小的儿子。他哄骗儿子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计分1000就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最后父亲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而自己却惨死在集中营。父亲的生命停留在那一刻,但却又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下来。透过这个故事,我们或许可以窥得一丝那个看似“无为”的父亲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拳拳爱意。
第二,父亲不是万能的。“拟剧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很多时候,父亲没那么多时间陪伴我们是因为他的社会角色要求他必须花费更多时间在工作上。同样有一个故事:父亲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孩子的生日快到了,父亲忙得都忘记了,生日当天,孩子问父亲他的半天工资是多少,父亲告知之后,孩子询问父亲可否再给自己20元钱,然后孩子将这20元钱和自己攒的一大把零碎的钞票、硬币一起拿给父亲,问:“那我能用这些钱支付爸爸的半天时间,让爸爸陪我过一个生日吗?”当时读完这个故事,我对于孩子是满满的心疼;但今天再回想,心疼之余也有对于父亲的理解: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愿意每天享受着父慈子孝的天伦之乐呢?这其实就是面包和情感的两难抉择:只选择情感,就没办法给家人一个高质量的生活;选择面包,又会致使教育缺位的现象出现。
第三,父亲和母亲确实也是不同的。这个不同不是指他们爱你的程度,而是表达的方式不同。在中国的社会传统中,父亲更倾向于扮演一个“严父”的角色,这要求他们尽量做到情感不外露,比如我的父亲就是这样,有时候他送我回学校时,我要求抱抱再分别,父亲总会一脸正经地说不要,但是如果直接抱住他,他又会摸摸你的头、拍拍你的肩。
说了这么多,不是在为父亲辩解,在某些家庭里,丧偶式教育确实存在,但是这世间的大部分父亲都在努力地扮演好这个属于父亲的角色,虽然他们没有那么完美,甚至也被岁月磨平了棱角,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对你的爱。父亲节要到了,别忘了去告诉他——你也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