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我们都在讨论“拖延”这个话题,这似乎是一个人人都觉得自己有份儿的问题。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199所高校的大学生的调查显示,97.1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或偶尔有“拖延症”。而提起“拖延”二字,似乎也总是带着批评指责的态度,好像那些能做成大事的人都是雷厉风行的,他们一拿到任务就着手处理;而自己却更多时候是在临时抱佛脚、只是靠运气,于是陷入循环的自责中。但,你所以为的拖延真的是拖延吗?拖延真的一点都不好吗?所有的拖延都值得焦虑吗?
组织心理学家 Adam Grant 把拖延症患者分成三类:零拖延者(总是立刻行动),中度拖延者(总是先把任务拖一阵子,再去行动),以及重度拖延者(拖到不得不做)。如果你是零拖延者,那大概“拖延症”不是你的问题,“提前症”才是你要调整的地方;如果你是中度拖延者,虽然总是踩着DDL完成任务,但也总是可以完成,而且效果还不差,那其实这属于“高效拖延”,这样的拖延非但不会耽误事儿,而且还有可能有很多隐藏的益处,甚至,经过实验和观察,Adam Grant发现:在许多领域,那些拔尖的佼佼者,往往不是零拖延者,而是中度拖延者。
拖延竟然反而有利于创造出好的作品?这是有原因的。
拖延能够让你有时间发散性思考。如果你手中有任务,大概率是不可能对任务一点不上心的(否则你也不会觉得自己的拖延是个问题了),所以即使玩着游戏、看着电影,也可能会时不时也会闪过关于任务的念头。Adam Grant指出,这时的思考是非线性的,是突破性的、不同于常规的。这就意味着,也许就在电视剧播放到某一处的时候,你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崭新的念头、一个创造性的想法。因为只有做到将思维放空,才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需要处理的任务,找到新的出路,发现之前未曾设想的可能性。正如时间管理专家阿兰·拉金所说:“你以为我在拖延,其实我是在思考。”拖延决不简单意味着与任务脱节。
拖延能够让你高效与专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Angela Hsin Chun Chu 和麦吉尔大学教授 Jin Nam Choi在一篇论文中指出,积极的中度拖延者,当手头上的工作紧张、迫切、时效性强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更加专注,进入一种“心流状态”,这对干扰的抑制能力会大大增强。而工作不紧张时,他们则缺乏动力。这也正应了那句俗话:有压力才有动力。
拖延能够让你去行动。自诩为“拖延症患者”的人对拖延行为都会有一种罪恶感,否则也就不会焦虑了。为了减轻焦虑,你会去做些什么,或许与当前任务没有丝毫关联,或许与当前任务只有远亲关系。而两者其实都会有所获。就像周二的推文所介绍的,前者的这种“结构化拖延”一样能够发挥你的潜力和价值;而后者,其实也能为高效完成任务打下基础。就像作家张佳玮所说的:“当我不想写稿的时候,为了减轻这种罪恶感,我就会去读书、查资料……常常半天过去,稿子没动笔,记了一大堆笔记。这些笔记,后面经过梳理、加工、内化,都会成为新的创作源泉。”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步调,别人的看着可能很好,但不一定真的适合自己。就像有的人明明在动手之前会在内心先做长时间的积累和分析,一旦动手就一气呵成,但他会认为只要自己不动手,那就是在拖延,以致对自己贴上诸如“自控力差”“韧性不强”等负面标签。所以,我们真正要学习的不是如何成为“零拖延者”,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步调,做一个“合适的拖延者”。如果这次的拖延让我不能很好完成任务,那么下一次就再对应地做些调整。通过不断地自我调节,逐渐成长,既能完成任务,又能开心玩耍,岂不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