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考试周,我周围总有这样一种声音:“DDL才是第一生产力!”我笑着纠正他们,“其实DDL并不是生产力,它更多时候只是给人一种勇气——把一坨垃圾交上去的勇气。”话糙理不糙,生活中大部分人安排工作都如下图所示:
如果你问他们为啥会这样,他们一定信誓旦旦地告诉你——都是拖延症惹的祸!这是病,不好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带着“症”的拖延,似乎真的成了一种疾病,而且好像还能从医学诊断手册上找到符合它的表现的描述:在听课、对话或长时间阅读中难以维持注意力;可以开始任务但很快就失去注意力,容易分神;不良的时间管理,凌乱、工作没有头绪;经常回避、厌恶或不愿意从事那些需要精神上持续努力的任务……乍一看是不是很相似?
等等!如果你带着这种对号入座的心理去看医学诊断标准的话,那每个人大概都有“病”了;这时候或许需要反思的是,如此断章取义地让自己“得病”,是不是在以此作为借口逃避些什么?事实上,这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的诊断标准中的部分描述,当然并不是说符合这些描述就是多动症,还有其他的标准(具体诊断标准可参加ICD-10、DSM-V等)。ADHD是有生理变化的疾病,而拖延症却更多只是人们在便捷的网络时代养成的陋习而已:人们那些主动选择的、不理性的、长期的拖延行为,即人们明知道可能的负面结果,却还仍然选择拖延的行动。
为什么会出现拖延这种情况呢?对于原因的分析有很多,前面的推文中也提到一些,今天仅从期望值和事件性质两个角度来探讨一二。
之前我们谈到过期望值这一概念,它是指对于事件结果的满意度存在一个公式,即“满意度=事情的结果-期望”。对于某些拖延者来说,这其实是他们进行期望管理从而降低期望值、获得更大满意度的一个手段。比如,期末交论文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可能一天速成,而我可能花费了一星期。但自以为是精心打磨出来的论文,呈现在老师面前之后,却给了我一个更低的分数,这无疑会给我一种心理暗示:在下次交作业时我也会拖到最后一天,这样即使结果不好,我还能安慰自己是因为时间不够而不是能力的欠缺。这听起来虽然不够理智,但是却是很多人拒绝努力的一个真实心理写照。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事件本身的性质决定。曾经看到过一条评论:“世界上不存在拖延症这种说法,只是事情不重要紧急而已,比如肚子疼要立马去厕所解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就像我们把论文拖到最后,但是DDL即将到达之际还是不得不开始动工(除非不怕挂科),既然早写晚写都逃不了写的命运,那还不如早写完早解放哩!
那怎样才能不那么拖延呢?
Part 1 合理管理期望值
正如前文所说,期望值是决定我们是否选择拖延至关重要的因素,期望值过高,我们很可能因为害怕失败而选择拖延;期望值过低,我们也可能会觉得这项任务无关紧要而敷衍了事。所以,合理分配你的期望值,往往能够激励你以一个较认真的态度及时完成该做的事。
Part 2 主动建立关联
自我效能感在帮助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内心觉得这件事情对自己很重要或者完成这件事情会带来心理上的巨大满足感,这会给立即行动带来极大的推动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立分节奖赏,有时候我们选择拖延是因为任务本身太过遥远或繁重,这时候可以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的小任务,以此增强对未来的实感。
战拖不易,更不易的是要战斗的是被伪装的拖延。当然,如果能接纳自己的状态,与拖延和谐相处,那也是极好的。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对自己的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和措施,祝愿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1]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2]Steel, P. (2007).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PsychologicalBulletin, 133(1), 6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