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晚上,我们宿舍在夜谈的时候,一位朋友分享了自己成长过程的共性:“几乎都是爸妈决定我该去做什么、上哪个学校、学什么特长……沿着他们期待的路一步步往前走”,在最后,她发出一声感慨:“我什么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呢?”
听罢,我陷入了沉思,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似乎每个中国父母都有或者曾经有为孩子安排好一切的经历。这让我想到了《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的妈妈,她所有人生轨迹都围绕着儿子朱朝阳,对他有着极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势加诸于朱朝阳的教育上,始终没能看透儿子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恐惧。
剧中这位母亲,经常会让我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这源于她的真实性,就像是我们身边某个阿姨、姑姑、朋友的母亲,甚至是自己的母亲。他们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来达到一个控制的目的,寄托自己未竟的期待:父母不擅长学习于是希望孩子可以考上名牌大学,父母没有才艺于是给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父母经历社会的毒打于是教孩子圆滑世故……
诚然,我们不能否定这一切的背后是因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的爱,比如说,完成他们的期待。可父母的期待在很多情况下是基于一种理想情况,而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我们很可能没办法完成这些期待,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面对?
首先最重要的是沟通。不管什么情况下,舔犊之情亘古不变,正是因为这份爱,我可以坦诚地告诉父母,自己确实有很多事情完不成,这样,长久下来,父母那种剧烈的期望也会慢慢地转换为希望我过好自己的生活。
其次,划分一个清晰的界限。父母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孩子也是。《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出一个概念——人生课题:我们所做的任何决定,是我们的人生课题,而后果也是自己承担。当我们的决定违背了父母的期待,让父母感到失望时,我们要认识到,这并不是我们的人生课题;所以改变自己的内心,听从他们是不合理的,而至于如何消解父母的失望,是作为父母自己的课题。
最后,父母的期待并不完全是坏事。若干年后,当我们为人父母时,也许才能知道父母的所有规划也是他们斟酌良久的结果。父母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段过来的,他们知道什么样的选择相对来说是最理性的,只是他们忽略了这个最理性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所以,不要为了抗拒而抗拒,这只会激化矛盾;在小问题上适当去顺从也是一种孝顺。
就像临睡前朋友告诉我的,“说实话,活在父母期望的目光里面似乎也没有那么糟糕,爸妈给我规划的道路确实是我相对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啊,当我们感到前路不明时,实现他人的期待未必不是一种选择,一样可以转化为内心的自信,帮助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那些难熬的时刻。
祝愿看到这里的每位同学都能在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茁壮成长,去采撷成长路途中的小确幸,那是一种美好,也是一种幸福!
参考文献:
[1](日)岸见一郎,(日)古贺史健著.被讨厌的勇气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