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父母的教育里,藏着孩子的教养

发布日期:2021-01-01    作者:陈辰    编辑:于小斐    浏览次数:

前几天去威海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偶遇的几个“熊孩子”把我气得不轻。这些“熊孩子”在博物馆里上蹿下跳、大吼大叫,工作人员劝阻后却依然我行我素、不听管束。更可气的是,他们的家长就在旁边看着孩子的所作所为,还对工作人员解释说:“孩子还小,就是有点贪玩”。

确实,孩子爱玩是天性,但也应分清场合。像在博物馆这种场合,本就应该保持肃穆,不能乱吼乱叫。每个人都更喜欢有教养的人,有问有答彬彬有礼、尊老敬贤礼貌待人、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但矛盾的是,很大一部分家长明明认识到孩子的行为可能与环境不相匹配,但秉持着“孩子还小”的思想,他们会默许甚至鼓励孩子这种行为。

其实,这只是没有教养罢了,和个不个性,没有一点儿关系。



曾经看到过一段话:当孩子年幼时,你种下什么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果实;并且,一旦种子播下,无论你在之后花费多少时间去浇水施肥,改变总是有难度的。我们从小背的《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本性坏的、讨人厌的“熊孩子”,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干净的白纸,但在这张白纸上会画出什么样的色彩、孩子最终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在当中起很大的作用。

教育家陈鹤琴提出:“一个人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责任。”对于孩子而言,家庭教育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内外一系列研究也显示,孩子的教养虽受年龄、家庭及认知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家庭因素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父母的教养对于孩子教养的形成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行为与孩子的教养行为密切相关。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验之于一个人品行塑造的重要性。他认为适当满足儿童的需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品格的顺利发展,表现在处事方式上就是能够有礼貌、有分寸地对待身边的人;而放任和过多的满足则会损害儿童品格的发展,这样的儿童在成年之后往往会表现出与社会的格格不入。贾丽茹等研究人员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认识,并将焦点放到了大学生群体上。在贾等人的研究中,城市生源大学生相对于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容易获得父母温暖的理解与照顾,而农村生源大学生可能受父母受教育层次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不那么积极的教养方式。

从研究结果的分析来看,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教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父母温暖引导、照顾对教养的形成具有正向激励作用,而父母严肃、拒绝、否定则对教养的形成具有负向抵制作用。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或许我们的父母并不是一个100分父母,我们也无法与我们的原生家庭完全划清界限,但我们可以把它的影响降到最小化。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人生是一个不断超越和成长的过程,过去的经历可能会为我们带上镣铐,但是否愿意摆脱束缚、逆势生长,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的。本心善良,则会主动去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礼仪知识、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

父母的教育里,藏着孩子的教养。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教养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绝不能拿“家庭教育”当作教养的挡箭牌,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将这些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毕竟,我们已经不是一遇到困难就扭头向父母求助的那个小孩子了。




参考文献:

[1]贾立茹,于晨,于少杰等.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6):910-914.

[2]史琼.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3):161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