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个阅读量高达16亿的“名媛”事件,在各大网站都上了头条。本以为是什么上流社会分享人脉资源,点进去一看,却着实令人无语:原来只是里面的人通过拼单式的消费,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所谓的“名媛”,借助“名媛”的人设,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确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想隐藏一些东西,那些被隐藏起来的东西或许并不是见不得光的,只是我们本能地以为不把他们呈现出来是对的,因为这样有利于在别人心里形成一种良好的印象,即树立一个好的“人设”。人设,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想让人们对他有一致的印象,于是,当一个人表现出与以往的行为不符甚至相悖的时候,人设便会发生倾斜,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人设崩了”。
就像那些“名媛”们,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享受高级酒店的种种服务,但现在仅仅花几百元钱就能很好地包装自己,立一个品味高雅的“人设”,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很值的事情。
何其悲哀,又何其不幸!这些“名媛”们羡慕着自己没有而别人具备的一切事物,渴望着过上自己没有但别人拥有的富裕生活。很难想象,她们一直战战兢兢地过着别人的生活,却逐渐忘记了自己原本的生活,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个时刻幡然醒悟,却发现自己已经找不回原本的状态。带着面具树立人设的人,时间久了,会经历巨大的痛苦与折磨,而当周围人发现面具之下真实的面貌后,也可能会因为你的不坦诚而逐渐疏离。
其实,无论故意树立哪一种人设,本质上都是在抹杀自己的个性,强行让自己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模样。当然,我们并不反对人们向他人展现自己好的一面,可是不顾自己的能力、性格、成长环境就一味地复制别人的生活,并不会让这个世界上多一个真正的“名媛”,只会多一个东施效颦的笑柄,一个没有个性的面具人罢了。
相比人设,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在“名媛”事件发生的同时,抗疫剧《在一起》全网热播。疫情期间我们在家里看到的感人事迹,又再一次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有爱人不幸感染新冠病毒,自己也身患渐冻症,但依然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的院长张汉清;有穿行在城市街道搜集医疗物资,定时接送抗疫工作者的外卖小哥辜勇;还有像妈妈一样唠叨,叮嘱每一位护士做好防护的护士长陈如……一幕幕高度真实的场景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鲁迅说:“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我们给自己设立的人设,就如同罩在脸上的面具,某些时候实实在在是一种束缚,让我们畏首畏尾,放不开自己。于是,宁愿生活在波澜不惊的死水中,也不愿鼓起勇气去看看外面真实的世界,但这无疑会让自己处于压抑之中。而以真实示人,不违本心,活出真实,卑微但不自卑,率性但不张扬,就能自由自在地诠释生命的充盈,活得坦诚,活得干净,岂不快活!
不可否认,我们都生活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有时候不得不去维护自己的人设,那么,我们又该怎么看待人设与真实之间的关系呢?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也都是不同颜色的花火,大可不必因为羡慕别人而把自己伪装成对方的模样,更没有必要看到别人提出的想法意见就对自己一直坚持的产生动摇,进而变成别人喜欢的模样而讨好对方。毕竟,面具带得太久,摘下来可是要伤筋动骨的,而受欢迎的,往往是那些活出真实自己的人。
过分关注自己的人设,觉得再走一步就是“人设崩了”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折磨。生活从来都没有预先设定好的剧本,试着按照“人设之外”的自己去生活,甩掉人设带给我们的包袱,生活会轻松许多。
参考文献
[1]何雅昕.传播学视阈下明星“人设”的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8(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