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关于“内卷”,我想和你说

发布日期:2020-11-20    作者:汪龙佳    编辑:于小斐    浏览次数:

某天毛概课上,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为什么他PPT做得比之前好看的原因:领导要做一个展示,花费了好几天时间做出精美的PPT并发给他炫耀,老师觉得领导都做这么好了,自己也得加把劲……周围同学纷纷吐槽,“这不就是教师届的内卷吗?”

这熟悉的场景让我想起前不久在朋友圈被疯传的一则推文:《突发迷惑行为丨你清学子用生命在内卷》,图片中一位清华男生骑着自行车的同时,双手托举着放着笔记本电脑,被称为“你清学子用生命在卷”。这篇推文引起沸沸扬扬的讨论,甚至冲到了知乎热榜第一。而“内卷”这个词也再一次出现,并以更加极端的方式呈现。



前段时间《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顶尖高校:绩点考核下的人生突围》中就提到“在古典教育中,教育的最重要功能是‘认识自己’,但在现代社会,教育被赋予了‘改变命运’的使命。在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里,用教育实现阶层跃升已经成为一种惯性思维”。因着实现阶级跨越的人生追求,不论是中小学生为了进入更好的学校而熬夜奋战,还是大学生、研究生为了找到一份更体面的工作而唯绩点论,最终都会导致“内卷”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且随着竞争加剧而愈发明显。



内卷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来源于多年前的一篇论文《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演变如今,大意为“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很抽象对不对?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某次期末论文,老师的要求是5000字以上,但有个同学写了7000字得到了一个更高的分数;下一次,即使老师的要求不变,也会有人写8000字甚至10000字以上;这种字数的堆砌对于论文本身的意义未必很大,但无谓的损耗却是实实在在地增多,边际报酬递减。

回到骑自行车的事件中,当事人也对自己的行为做了澄清:骑车带电脑是害怕关闭机盖后导致没跑完的程序中断,也强调自己从未试图在骑车的过程中做出敲击键盘、编辑程序、阅读程序这类高难度行为,只是托着电脑避免机盖关闭。并表示骑车带电脑肯定是不正确的行为,也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可以说,这因“内卷”引起关注的事件,实则和“内卷”并无多大关系。

但无法否认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内卷”现象并不罕见。写论文、选课、考试、实习、出国、考公,伴随着教育的大规模普及,知识的更新加快,人才的迭代速度增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人口增加、优质资源有限,只要需要竞争的地方,就会有“内卷”。这主要表现为:无意义的精益求精、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的挖掘研究等。

内卷的结果是伤人伤己,劳心劳力。我们都不想被内卷,但却好像又在时代的洪流中被裹挟前进,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从内卷中突围呢?


1、确立目标

刚进入大学时,大多数人可能都是迷茫的,但没关系,随着年龄、见识的不断增长,我们会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逐渐清晰的认识,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做取舍:如果你决心升学深造,就不要纠结于缺少实习经历;如果你打算直接就业,就不要纠结于绩点没那么高……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2、自我宽慰

宽慰自己并不意味着“阿Q精神”,而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我常和朋友说,“人生在世,第一重要的是自己开心。”开心可以很难,也可以很简单,降低满足的阈值,在逆境中也可以鼓励自己,就不会畏惧中“内卷”中焦躁不安啦~


3、看重过程

虽然这个世界更倾向于从结果评判某一个人、某一件事,但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看,过程往往会比结果更重要。不信你回头看,还记得小学一年级有几个人拿到了三好学生的奖状吗?多年后,当你回顾大学时光,想起更多的可能不是比赛最后取得了什么成绩,而是一起熬夜做计划、讨论内容的痛与快乐。

适当的竞争可以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一旦竞争加剧,处于“内卷“之中,就会让彼此做无谓的内耗。愿处于百舸争流中的我们都能把握好航向,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