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你是一个“好演员”吗?

发布日期:2020-10-30    作者:汪龙佳    编辑:于小斐    浏览次数:

周末,我正在宿舍收拾东西,闺蜜得知后,立马跑来,按她的说法:“你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能找到你玩太不容易了。”之后,我陪着心情不太好的闺蜜在校园里面逛逛,看着眼里有光的新生,回忆着我们自认识到现在共同经历的一些事情。这时,电话响起,约好一起吃午饭的男朋友打来询问。“是他?”“嗯。”“唉,要是你没有谈恋爱就好了……”

某个陪男朋友聊天的晚上,妹妹打电话过来,诉说高中生活的困惑,我耐心劝导了很久,直至宿舍即将门禁,男朋友在旁等待半天,最后却只得先行走回宿舍。



两个场景中的我都有种分身乏术的感觉,恨不得如同孙悟空一般,吹根毫毛就有72个我同时出现,一个去陪闺蜜,一个去陪男友,一个去陪妹妹,一个去写作业……可惜这些都只能是设想。

回到这两件事中,并没有人做错了什么,于我自身来说,我甚至都不能完全“属于”我自己,我是子女、室友、闺蜜、姐姐、女朋友……这些交错复杂的身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我,而我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身份。

这在心理学上与拟剧论相呼应。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人人都是社会这个舞台上的表演者,为了使他人按照自己呈现出来的内容看待本我角色,会通过各种印象管理技巧来操纵和粉饰自己的角色形象。张爱玲有这样一句话就很好地诠释了拟剧论的表现形式——我们都是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

在戈夫曼看来, 人与人之间要维持互动以及使其有效地持续下去, 就需要人们进行“表演”。一个出色的表演者首先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自我概念, 在他进行表演的时候, 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 要给观众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观众对他的表演有什么样的期望, 然后才能采取相应的表演技巧。举个例子,疫情在家期间,很多同学经历了从最初的备受宠爱到后期的无比嫌弃的过程,这时候就必须采取一些“在家生存技巧”,来挽救自己在家仅剩的一点点地位:早睡早起,手机离身,随叫随到,家务全包,不留剩饭,多多看书,妈进我退,妈怒我跪……这些4字短语虽然只是大家的调侃,却也展现了其“表演”的实质。



而除了这些现实中的“表演”之外,社交媒体如知乎、微博、朋友圈等也成为另一热门平台。以知乎为例,“分享你刚编的故事”“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年薪百万”“人均985”这样的调侃,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某些用户的“表演”行为已然失真,展现在他人面前的自我是伪自我。而失真的“表演”之后,有些人会为了避免线上线下人格偏差过大而对自身进行修正,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有人则会用一个失真掩盖另一个失真, 长此以往,人际之间的信任也会愈发浅薄。

其实,人们进行表演的实质是进行印象管理,表演者以此来使别人产生特定的印象,成就自己想在别人眼里成为的自己。这种“表演”无关好坏,也不能用对错来判定,一位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好人就是一辈子都假装做好事的人”,但如果我们为了避免自身水平与“伪自我”差异过大而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成为更好的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反之,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虚荣心,成为“言语上的巨人”,那只能适得其反,最终被戳穿。


我们每一天都在兢兢业业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烦恼有之,幸福也有之。就像《爱情公寓》中那句台词说的,“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祝愿大家都能扮演好自己的每个角色,在生活的舞台上活出最好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姚瑶.基于拟剧论的视角探析日常朋友圈中“秀”的自我呈现[J].新媒体研究,2016,2(08):26-28.

[2]刘柳.浅析戈夫曼拟剧论中的“表演”[J].新闻传播,2019(02):25-26.

[3]黄建生.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91-93.

[4]钟佳琪.基于“拟剧论”视角探析“知乎”用户的“表演”行为[J].采写编,2019(03):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