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欢迎光临我的芝兰之室

发布日期:2020-09-16    作者:汪龙佳    编辑:于小斐    浏览次数:

我的老朋友们,你有“开学综合征”吗?

树木葳蕤,青草新盛,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整个人全身上下都弥漫着一种抗拒和不适应。我们自诩在十多年的求学之旅中,早已经形成了极强的适应能力,但在家已经待了八个月之久,重新迈入校园,才发现,适应校园生活有亿点点难。

此刻,拖着行李箱摁下电梯按键,犹疑了很久,才避免摁下自己家的楼层按键,熟悉的宿舍楼以消毒水的气息迎接着我们,尽管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心理工作,手心还是在不自觉地冒汗,似乎向前走的同时也在受到一个更强的反作用力的拉扯。

上周,我们谈到“舒适圈”的概念,从家来到学校,从子女切换成学生、室友,这种角色的转变,就是一场跨越“舒适圈”的旅行。主动或者被动地跨出舒适区,都可能因为无法适应新环境而产生心理困扰,如过度焦虑、陷入抑郁情绪等。

不适感从何而来?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诚然,我们不能否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每个人适应这种联系的能力是不同的。无论适应的能力有多强,“适应期”都无法避免地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你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一方面,人的大脑会预期未来的危机,从而提前构建一个保护措施。比如我们准备用手去触碰开水,大脑就会发出警报——“哔!哔!不能碰它!”进入相对来说的新环境之后,因为不了解,大脑的危机预期能力大幅下降,这使其缺少一种安全感。于是,我们就处于一种战时状态,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敌人。

另一方面,性格因素的不自洽。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敛,不同类型的性格在行为模式和思想活动上有着各自的特征。这本身并没有好坏,但是面对新环境的变化时,往往会有不同的表现,外向性格的人可能在缺少陪伴的时候会感到心情低落,内敛性格的人可能在社交热情的新环境中无所适从。

不适感走向何方?

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同好人相处,就像走进了开满兰花的屋子,待久了就闻不到香气了;同坏人相处,就像走进了卖咸鱼的铺子,待久了也就闻不到臭味了。

在心理学上,这是一个“同化”的表现形式,称为“感觉适应”,是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 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既可以是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是感受性的降低。视觉适应、嗅觉适应、触压适应、温度觉适应、味觉适应、听觉适应……诸如此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区间。比如,一个常在施工场地的人就比普通人对噪音的耐受性更高。

我小的时候,祖母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三勤一懒,想懒不得懒;三懒一勤,想勤不得勤”。简单的一句俗语,就揭示了不适感会沿着更容易的那个方向前行,所以选择一个好的环境尤为重要。

不适感如何消除?

适应校园环境的过程也是社会适应的一种形式,这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获得社会生存的基本法则。简单来说,适应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

首先,心理准备。面对新环境时,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激发潜在的能量尤为重要。比如说,在刚回到学校的时候,多和父母通电话,给自己和父母一个过渡时间,暗示自己即使离开家,家人的关心照顾依旧不会缺少,从而慢慢适应学校生活。

其次,做好评估。第一要判断学校环境中压力的大小,第二要评估自身是否有能力去面对压力。拿出一张白纸,写下自己当下所拥有的一切,想一想可以怎样利用它们:好吃的零食可以帮助我们在熬夜的晚上填填肚子,悦耳的音乐可以舒缓内心的焦虑,屏幕那头的亲朋好友会成为永远的支撑……

再者,付诸行动。进化心理学认为,在人类社会层面,个体与他人结盟,通过建构合作关系、朋友关系、配偶关系来发展其面对适应竞争的有利环境,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最重要的行动策略。我们可以通过与朋友聊天、吃饭的方式来倾诉自己的不适应感,寻求现实的安慰。当然,如果你有需要,心理中心也始终都在,为你提供帮助!

最后,学会反馈。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就说明了教训积累的重要性。在完成一个适应的完整过程之后,进行一个合理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下一次的环境适应,还可以据此发展出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我的朋友们,祝愿你们都能找到一个芝兰之室,在其中体味时间各种美好。如果你还有任何问题,欢迎在后台与我们联系!



参考文献:

[1]燕国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谈感觉适应[J].上海教育科研,1985(03):50+29.

[2]陈建文.论社会适应[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01):11-15.

[3]Buss D M .The evolutionary p sychology of hu man s oci al strat egies[ G] // In E T Higgins , A W K ru glanski(Eds .). Soci al psy chology :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New York:Guifo rd , 199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