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一只青蛙开始说起:将青蛙投入高温的水中时,青蛙会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而从水中跳出得以逃生,但是当把青蛙放进冷水中缓慢加热时,青蛙反倒因为水温适宜而悠然自得,直到发现无法忍受持续上升的水温想跳出时却发现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缓缓地被煮死在温水中。
青蛙贪图温和的安乐窝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已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待意识到危险再想跳脱出来已经为时过晚,只好让不断升温的水流慢慢剥夺它的生命。看似安全舒适的环境却能给人致命的伤害,或许,我们都曾是温水中的青蛙,不愿离开舒适区。当我们在某个环境中如鱼得水、悠闲自在时,我们就很难想象也不愿想象困难将会如何来临,既不愿意前进,也不愿意改变。多少次,你想着“算了,以后再努力也不迟”,又有多少次,你因不愿迈出舒适圈挑战自我而错失了提升自我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学者Noel Tichy曾提出一个“三圈理论”,他将我们的认知划分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同心圆的核心圈是舒适区,在舒适区的我们安逸自得,但长期处于这个区域却有可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导致颓废与不思进取;恐慌区位于最外圈,恐慌区会使人思维、情绪和行为混乱,因压力过载而产生心理不适;学习区位于舒适区与恐慌区之间,身处学习区的我们,精神兴奋,适度焦虑,大脑开放,因学习成长而对未来充满期待。
和温水中的青蛙一样,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这样的一种心理现象:习惯向往安逸而没有压力的生活。享受舒适区的生活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若放任自己长久地沉溺于此,就会固步自封于狭窄的天地,就像是习惯了简单轻松而无需技术的重复性工作,习惯了早上睡得很迟带着早餐走进教室,习惯了一段没有爱意却无法挣脱的关系……很多时候,身处其中的我们并未意识到这些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失去自我价值感,拖延症加重,不健康关系带来得负反馈等等。
在舒适区内,我们会因为安逸而变得盲目,忽视一些坏习惯对身心的危害,怕麻烦而纵容坏的事情、坏的人际关系继续发展,甚至忽视周身环境的危机。就像温水青蛙那样,当许多人发现自己在安乐窝中畏缩许久却受到生活的反噬与打击时,能力已经丧失,习惯已经养成,对固有的环境枷锁与人际关系依旧心存希望,心理惯性操纵着我们一次又一次重复着错误的行为,到那时我们再想挣脱出舒适区的温暖怀抱也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此,想要改变这些,我们必须学习着去突破我们的心理舒适区。
首先,试着改变一个你一直以来都想改变的习惯或者尝试一个你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如果你也曾花钱大手大脚,不妨开始记账,把部分资金转入定期储存或是买入理财产品;如果你也曾希望在大学时期学一门乐器,不如现在就报名课程,不给自己留下余地。
其次,抓住机会,敢于挑战自我。很多同学在看见比赛或是学术项目的通知时,总是会嫌麻烦,或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行,于是不了了之,一些同学甚至连作业与想法都不敢与人交流。其实,这些都是很好的锻炼个人能力的机会,不仅仅能够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与见解,也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与合作上受益。
另外,量力而行,设定小目标,循序渐进地达成大目标。想“一口吃成胖”的本意是好的,但若急于求成,很可能导致我们从舒适区迈入恐慌区。承担一个能力之外的任务会使我们压力倍增,若无法处理好这一任务反而将我们打回舒适区,瑟缩于此。因此,在舒适区与学习区的边缘跃跃欲试时,我们要量力而行,从小目标、小进步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与想法。
最后,适当地寻求朋辈师长的指导与分析。当处于学习区而遇到瓶颈,如无法理解某一知识技能、无法很好地处理某一任务时,不妨与朋友交谈,聊聊自己的问题所在与心里的不痛快,同时向有经验的师长同学取经,获取解决问题的经验指导。
拒绝成为温水青蛙,我们总要试着迈出舒适区,脚踏实地,当我们敢于挑战自我时,或许一切都会变得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