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你真的不想拥有它吗?

发布日期:2020-05-20    作者:于小斐    编辑:孙浩令    浏览次数: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些场合“莫名其妙”地开始犯倔,而当身边人一个行动做到你的心坎里的时候,你就会立刻恢复正常,开开心心地继续说笑,仿佛刚才的不满没发生过一样。

马伊琍参加《圆桌派》讲了一段童年往事:她小时候有个不太好的习惯,不开心的时候不愿意自己说出来,而是要让周围的人感到同样的不开心,另外,对喜欢的东西也是遮遮掩掩,难以开口。有一次父母陪她一起去买皮鞋,妈妈拿起一双鞋子问她好不好看,她摇摇头其实她是喜欢这双鞋子的,只是想让妈妈猜到她喜欢,而不是自己讲出来。就这样他们又去了下一家店,但是在去的路上她就不高兴了,她想为什么妈妈猜不到自己喜欢这双鞋她想要的是父母把这双鞋买下来硬塞到她的手里,然后她表现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接受了,但是心里特别开心,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父母对的重视。

很多人经常也是这样下意识地否定自己喜好的情况有的可能因为不想别人看出自己喜好,有可能因为一次次不能满足愿望之后不再抱有希望,还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希望通过这行为来一次次地“检验”身边人是否在乎自己。

奥地利心理哲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现实,会抑制人的自信心,而自卑造成的紧张会使人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因此,很多人在遇到自己在意的人或物时,总是想通过一些途径来考验他们是否真的在意自己,并试图从中树立自信心,获得优越感。如果他们成功地通过了考验,那么皆大欢喜,彼此之间的关系会更进一步;但如果他们没有通过考验,或者说次数多了以后对这种行为表示不满,那么将会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紧张的情绪,当这种紧张积攒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发生质变,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二者的关系中断。


那我们该怎么解决这种因不自信而导致的否定呢?

阿德勒认为自卑情结是由错误的生活风格导致的,因此要超越自卑,就要树立正确的生活意义。促使人类行动的动机是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但是我们经常无法了解目标的内在意义,因为这些目标往往都是我们潜意识的体现。因此,要想改变自卑情结,就必须认真分析自己的生活目标,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东西,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我们可以尝试建立良性反应系统。这种良性反应是指与他人交往时,以一种良好的姿态面对外部刺激,而不是下意识地否定自己、否定他人。这种良性反应并不具象于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动作,而是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与他人进行交流,既不是高姿态的俯视,也不是一味的迎合,而是有一种自己控制的节奏不卑不亢在与人交流时因自己应激性自卑他人觉得扫兴而是用一种双方都愿意继续下去的话题和姿态进行对话当然啦,这种良性反应系统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建立!

勇敢地讲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拥有它,而不是用这种“猜谜语”的方式来一次次检验你对于他人的重要性。俗话说的好,爱笑运气都不会太差那么同样的幸福也不会自信的人太远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勇敢迈出的每一步值得向前看,那份幸福说不定刚好就是你的


参考资料:

解开自卑的情结——阿德勒与奥修自卑情结比较及启示[J].洪霞.社会心理科学.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