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我关注了一个博主,他每天凌晨两点都会发一条“今天的守夜冠军我拿走了”的微博,每天也都会有100多条“我还在哦”“我还没睡呢”之类的评论,偶尔我也会是评论区里一员。不难推测,凌晨还在网上冲浪的原因不会是学习、工作等“不可抗力”,也就是说,他们是主动熬夜的。
但前几天,博主转发了一条有关于“猝死”的微博,并配文:守夜冠军给你们吧,我不要了。微博叙述了一个真实故事:有一个人在死去的前一天还很有精神,身体也没特别不舒服,健康检查也正常。结果早上没有起床,家人去叫他时发现他已经在被子里死去了,身体变得冰凉。死亡原因是“慢性的睡眠不足”。
然而,点开原微博的评论区,热度最高的依然是,“每次看到这些都超级害怕,但是该熬夜还是继续熬”,“从心平气和地熬夜变成胆战心惊地熬夜”……所以,你看,其实人们都清楚熬夜的危害,但还是会选择主动熬夜,并采取吃保养品、敷面膜等“朋克养生”的方式来缓解熬夜对身体、皮肤造成的不良影响,实际是求“心安理得”的熬夜。
我们都知道,人们对于自己不喜欢但不得不做的事总会产生拖延行为,但面对“睡觉”这个顶顶重要又人人都爱的事,也还是诞生了“睡眠拖延症”。“睡眠拖延”是荷兰的一个研究团队在近几年内提出的,指的是在没有外界因素阻止的情况下,仍不能在计划的时间内准备入睡。甚至是清楚熬夜的危害,却还是一边吃着最贵的保养品,一边熬着最深的夜。
什么人们会“患上”睡眠拖延症、争夺守夜冠军呢?自制力不足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是人们不愿结束今天、不想开始明天。对很多人来说,白天的时间属于工作、学习、家庭、社交应酬,只有在入睡前的时间才完全属于自己。很多时候,主动熬夜的人都是洗漱好后躺在床上,然后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入睡。有的人会让自己忙碌起来,刷微博看看一天错过的热点,追几集更新了好几天的电视剧,逛淘宝“剁手”;有的人什么也不做,闭着眼脑子里却是“万马奔腾”,想自己一天完成了什么、错过了什么,追忆过去的骄傲、遗憾。不管是熬夜刷微博、追剧,还是用几个小时去冥想,都是在一天忙碌生活之后的独处和放松,都是想要留住今天的“完全个人时间”更久一点。但令人难过的是,熬夜再久,夜晚的时间也不会被延长,不想面对的明天还是会准点到来。
况且,长期熬夜总归是对身体有极大伤害的,在深夜也极易产生负面情绪,不管你是主动熬夜还是被动熬夜,都需要早日把“守夜冠军”的奖杯换成“早睡冠军”。有两个方法有助于我们入睡,一是做睡前“仪式”,比如写一篇记录一天心情的睡前日记、泡个热水澡、整理明天出门要带的包、听一首轻缓的音乐;二是给自己创造一个适宜入睡的环境:调暗灯光、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躺着、防止接触可能会扰乱睡眠的东西(上床后记得远离手机)、不要看时间等。
“守夜冠军”们为了延长今天的“完全个人时间”选择主动熬夜,但熬夜并非是能够增加个人时间的唯一途径。合理利用白天的时间,也可以规划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几小时。从保持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希望“守夜冠军”们也能拿下“早睡冠军”,不必胆战心惊地继续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