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翟天临学术造假的事件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前途”,也成为了中国学术界的一个污点,让原本就遭受偏见的中国学子在留学路上更加艰难。引发这场丑恶事件的原因是翟天临在直播中称自己不知道知网为何物,然而每一个写过论文的人都应该接触过知网,这是中国主要的学术资源库之一。网友们随即找出了他的论文,发现知网查重复制比53%,远远达不普遍的发表要求。经过证实后,北京电影学校发声明撤销了他的博士学位,这件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短短几天时间里,他真正地实现了从演艺圈到学术圈的跨界——许多大学老师都以翟天临事件来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同时也推进了学术打假的进程。
无独有偶,周六进行的一场山东鲁能对阵河南建业的足球赛中,裁判傅明被质疑黑哨。在翟天临事件带来的余温下,有球迷同样对傅明的论文进行了查重,发现其重复率与翟天临的论文不相上下。这件事情虽然还没有定论,但许多球迷还在为一个公正的结果奔走。回想起在球场看到球迷们唱着响亮的队歌,挥舞着鼓棒唤出振奋人心的呐喊,作为伪球迷的我都能体会到他们面对这种不公平待遇时是怎样的气愤和委屈,我相信公平公正一定能稳坐体育精神的宝座。
学术应该是追求真理的活动,是我们了解自身和环境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学术成就成为了一些人用钱给自己贴金的方式,这不仅是对苦心钻研之人的蔑视,更是对社会公平的破坏。对于翟天临来说,“学霸人设”让他成为高学历演员的一员,但他真正需要的东西是博士名号所带来的利益。造假的人首先从自己心里就否定了学术研究的神圣性,对老老实实做研究的人无比重要的学位,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纸凭证,就像买东西时打出的小票一样可有可无,他们真正在乎的是这个名号能够带来的利益。
学术造假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有人可以通过钱权交易来获得与我们寒窗十余载同样的成绩时,是否还会有人坚持走这条道路?当期盼已久的球赛成为裁判不知何种利益的牺牲品,国足的未来又能给人多少信心?
在我看来,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原因也并非单一的。从外部环境来说,管理缺乏规范、社会导向问题是使得学术造假有机可乘的重要原因。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看,就是活得过于“圆滑”。他们过分相信那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不用说作一篇假论文。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利益是暂时的,一旦事情败露就会让他们失去一切,反而得不偿失。所以,有的捷径能走,但触及底线的捷径千万不能碰,否则就会被制服在公正的准绳之下。
又快到了毕业季,就算不想继续学术研究,也请给自己的青春四年一个堂堂正正的交代,共同维护这片曾经涉足的学术净土。
【为橘】
橘生淮南,淮北为枳。然而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为橘为枳挣脱了环境的束缚,往往取决于我们看似平常的小决定。
保持内心的美好,做淮北之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