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MBTI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网络身份证,有一段时间,见面问朋友的MBTI甚至成为了一种社交礼仪。一般来说,大家都直接将外向的人称为“E人”,内向的人称为“I人”,辨别这两种人其实很简单,前者就是传说中的“社交牛逼症”,后者则有些偏大家常说的(非诊断的)“社交恐惧症”。
那么,你是E人还是I人?
今天,小编想告诉大家,你可能是个EI。
一篇论文研究了社交焦虑和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他们调查了265位社交焦虑症患者,以及作对照组的164人的情况,通过大五人格测试来衡量人格特质,用几种不同的测试来衡量被试者的社交焦虑程度。结果发现,社交焦虑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原型型(protopypical)32.70% - 低外向性、开放性、责任性
2、内向-认真型(introvert-conscientious)29.40% - 低外向性及开放性、较高责任性
3、不稳定-开放型(instable-open)37.90% - 较高外向性及开放性、较低责任性
也就是说,第三种类型可能会让周围人产生“他们性格外向,擅长社交”的错觉,但是他们内心当中仍然会对人际交往感到焦虑,即“外向型社恐”:
朋友眼里的我be like:侃侃而谈,非常自信;
实际上的我be like:焦虑得要死,一开口就冒汗。
听起来有些奇怪,对吧?让我们来听听外向型社恐的发言吧!
@一杯奶猹
很多时候我感觉我的社交其实是一种表演,只是恰巧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我的演技提升了许多,所以他人看来我是外向的、擅于交往的,其实我更情愿独处,或是和老熟人们腻在一起。以及很多时候我只有线下支棱,一旦到了线上的社交环境,我就像是出了戏的演员,没法继续配合表演了,所以我其实挺不擅长维系感情的。
@
看起来我很外向很会交朋友,很会聊天,很喜欢和人出去玩;但其实我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出去玩,自由自在一个人比较开心,网络上除了必要社交不喜欢聊天。
@嗨金惠锡小姐
是我本人了:必要场合社交花蝴蝶,自信放光芒,妙语连珠巧舌如簧,内向型社恐见了我都要躲十米远。但我其实是十级社恐,社交对我来说是巨大能量消耗,每时每刻都在祈祷快让我缩回小窝。至于我为什么有这幅面具,是因为我真的难以忍受尴尬和冷场,所以就戴上面具亲自打破这种会让我脚趾抓地的情况。Like我怀疑一个人要打我那我就先下手为强把他打一顿,或许有人能理解吗?
那么,为什么会有EI人的出现呢?
心理学家Erika Martinez对此出了回答:“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外向的社会,在许多情况下,正是对归属感和被接受的渴望,促使内向的人改变。”这个很好理解,比如在过年的时候,在自己房间里面畏畏缩缩、面对亲戚提问结结巴巴的小A,和热情招待七大姑八大姨、大方展现才艺的小B,自然是后者更容易得到大家的青睐和赞扬。学习、工作中也是同理,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下,I人只能慢慢进化为EI。
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E or I 是由我们的先天基因决定的,所以这种“扮演”其实有种逆天而行的味道,自然会消耗我们的能量,那么应该如何维持自我的平衡呢?换句话说,如何用最少的外向值,获取最多的收益?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你得知道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很多人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最后就发现自己活得实在太累了。举个例子,跟导师见面,你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扮演成E人;但是跟朋友见面的话,做个I人又何妨?
其次,时不时地来给自己“充电”。既然社交是一种损耗能量的行动,那么读书、运动、睡觉,这些有关自我、有关独处的活动,就是在给自己充电。时刻关心自己的“电池容量”,时不时充个电,能帮助我们长久地维持“热情开朗的人设”。
最后,尽可能地去做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别人都有人做了,所以,做你自己就好。听起来有些鸡汤,但是很难做到,因为我们都是社会规范下的个体。至少,50%的时间你应该是你自己。
参考文献:
[1]Costache, M. E., Frick, A., Månsson, K., Engman, J., Faria, V., Hjorth, O., Hoppe, J. M., Gingnell, M., Frans, Ö., Björkstrand, J., Rosén, J., Alaie, I., Åhs, F., Linnman, C., Wahlstedt, K., Tillfors, M., Marteinsdottir, I., Fredrikson, M., & Furmark, T. (2020). Higher- and Lower-order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luster Subtypes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PLOS ONE,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