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你真的是在帮助别人吗?

发布日期:2024-12-20    作者:陈辰/文,王逸青/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在今天的正文开始之前,祝每一位考研人心态稳稳,成绩满满,成功上岸!

(————————我是分割线,看过我考研就一定过线————————)


前几天朋友A失恋了,非常沮丧消沉,我们作为他的好朋友在微信群里轮番安慰他。

朋友B:“没啥大不了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朋友C:“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别那么难过。”

朋友D:“来,跟我出去打球去,一出汗啥事都忘了。”

三位朋友都非常真诚地在帮助A摆脱不开心的状态,他们安慰的话乍一听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听了这些话,朋友A却迟迟没能高兴起来,反而眸子里透露出更加难过的忧郁。 难道这些本意是帮助的话却起到了相反的结果吗?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B的安慰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该事件作出的评价,认为其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且说不定是一件幸事,而A目前正处于痛苦的状态中,故B的安慰属于没把对方的痛苦当回事儿,自然效果欠佳;C的安慰是一句众人皆知的真理,说了等于没说,反而有可能会让A觉得自己是在无病呻吟;D的安慰对于D本人来说可能确实管用,但这种把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强行施加给别人的方式,好像也有些欠妥。

这真的是在帮助别人吗?


好像并不是。那些我们以为在提供帮助的时刻,有时候反而越帮越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看到朋友处于困境,毫不犹豫地伸出我们的援手,这本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可这种帮助,很多时候是建立在自以为了解事情全貌的基础之上的。比如朋友A失恋,作为朋友的我们只知道他失恋这一事实,但对于分手的原因、彼此的感情基础之类的信息却是知之甚少。因为未知事情全貌,所以我们的帮助也显得十分空乏,受帮助的人大概率不会立刻采纳这样的帮助。同时,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本就多样,需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新的情况,这才导致我们自以为的帮忙,实则是在帮倒忙。

互相帮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重要的“社交关系”的维系方式,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别人帮助,能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那么当我们满怀真诚地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做才能不帮倒忙呢?

首先应明确,帮助绝不是简简单单问题的交换,帮助应以充分了解为前提。当求助者无法确定对方是否能够帮助到自己时,或是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时,就会对自己正在面对的困难有所保留。因此当帮助别人时,首先应该确认是否取得了求助者的信任,是否全面客观地了解了事情的全貌,然后再根据特定的问题,提供实用的答案。


除此之外,面对处于困难之中的朋友,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想对他说些什么,以让他尽快摆脱消极的状态。可是,相比于提供并不一定可行的建议,倾听或许是一种更好的帮助的方式。在倾听的过程中,非必要情况下不需要作出什么回应,也无须对事情作出什么评价,大部分的时间完全可以用沉默填满,这样一来,被帮助的人就会有一种被感受、被理解的感觉,明白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在独自承担这样一件事,至少还有面前的人来共同承担,可能更加有利于帮助他们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


最后,要明白“帮助”并不等于“拯救”。我们想要帮助朋友走出困境,应当是以“朋友”的身份,而不是以“英雄”的身份。前者是基于平等的原则,而后者只会让对方感到威压,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消极情绪的退散。当对方正处于痛苦之中时,不妨试着认同他们的痛苦,引导他们感受痛苦,而不是试图驱散痛苦。这个过程中,他们常常会哭泣,身为帮助者的我们此时可能如坐针毡,但请相信,哭泣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我们以一个朋友的身份默默陪伴就好。
帮助也需要讲方法。不必认为自己总要做些什么才行,很多例子告诉我们结果反而很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便好。相对于提供问题解决的办法,能提供帮助的人或许才是更重要的那个。


参考文献:

[1] 张云朋. 不同施受关系视角下助人动机归因与帮助方式对人际感恩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21.

[2] 于海波,张进辅.国外关于倾诉效果的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0(03):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