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让自我,成为更自由的存在

发布日期:2024-11-01    作者:张志强/文,耿子涵/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你做过MBTI测试吗?自从它成为流行以来,我经常听到周围的朋友谈论这个话题——


"我测出来是ISFP,有高度的敏感天性,太准了!"

"难怪你那么理性,原来你是个ENTJ"

我是个大i人,所以我擅交际是很正常的。

……


不过,今天不想和大家讨论MBTI的准确性,而是想谈谈它背后的现象:标签化。所谓的标签化,是指我们在身份和人格层面,借助一些概括性的词汇来定义自己或别人。

实际上,生活中你可能也经常听到有人吐槽时有意无意地带着标签——


我是讨好型人格,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办?

我是一个打社恐,空余时间几乎不出门。

我是回避型人格,所以不愿意和别人亲密接触。


想起麦劳德·M.斯蒂尔在《刻板印象》里提到的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展开过的一项实验:他向两个不同的群体展示了一位外貌特征独特的个体的照片。对第一组人,他介绍这个人是一名罪犯,而对第二组人,他介绍这个人是一位杰出的学者。随后,两组人对这个人的外貌进行了评价。结果如预期,第一组的人认为:此人的深凹眼睛表明他具有凶狠和狡猾的特质,下巴外翘则反映了他的顽固性格。而第二组的人则认为:这位个体的深凹眼睛表明他思考深刻,下巴外翘则显示了他坚忍不拔的探求真理的精神。


但事实上,这两组人所描述的是同一个人,可结果却有如此显著的差异。这是因为我们往往会根据社会分类,如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形成对某一类人的刻板印象。因此,当将某人标记为罪犯时,任何外貌特征都会与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联系在一起;相反,如果将其标记为学者,外貌特征会被重新诠释,例如深思熟虑和坚定不移的意志,会被赋予积极的含义。其实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心理定式,也叫刻板印象。而且正是因为刻板印象的存在,我们才会给不同的人打上不同的标签和印象,产生歧视和偏见。


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也越来也越司空见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给自己或他人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但是你有没有思考过:贴标签对我们有好处吗?为什么人们都热衷于此呢?



有的人在贴标签的过程寻找归属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落实感。归属感是个体与所属群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为个体对特定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认同和维系。满足归属的需求是人类重要的心理需求,只有在满足这一需求时,人们才能实现自我。无论是来自同一个学校,分享相同的爱好,还是标识自己为“i“e,都能产生对应群体的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的培养和建立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不仅有利于身心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自身幸福感的形成。

贴标签也是一种认知吝啬。普林斯顿大学认知心理学家菲斯克和泰勒认为,认知吝啬就是个体经常依赖简单有效的策略评估信息并作出决策。它的发生并非懒惰,而是出于必要性和简单的有效性;它不是理性地、客观地评估新的信息,而是非常简单地对新信息进行评估。利用人的头脑中原有的架构、脚本和其他知识结构,只需要从记忆当中提取出来就可对新信息进行评估,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认知能量。这就包括将人们分类或贴上标签的做法,因为这有助于简化和加速社会信息的处理。通过贴标签,我们可以将自己或他人归为不同的类别,更快速地了解一些人的特征和思考事物,减轻原本复杂信息的认知负担。

而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我们周遭的人、事可以简单分成对我有利对我有害两种,亲近前者,远离后者,是最简单的动物求生之道。比如,当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遭遇一只凶猛的野兽时,他们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适当的行动,这种本能的贴标签行为也随之产生。



归根结底,当我们给自己贴上标签时,可能更多是为了自我保护。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多面的自我可能不再那么重要,因为我们可以安心地藏在标签的背后,将那个脆弱、无力、失败的一面隐藏起来。有了标签,失败和错误可以更容易地被原谅,不必再承担那些自己无法承受的责任,也不再责备自己或过于严格地要求自己。而当其他人给我们贴上一些标签抑或我们给其他人贴上一些标签时,可能就真的只是自动化完成的一种认知吝啬,所以有时也不必太过纠结别人给你的标签。

我们常常习惯给自己或他人进行分类,依赖特定的模式来生活和工作,同时害怕成为"异类"。然而,这种行为习惯也正是束缚自身的根源,让我们陷入类别的桎梏和限制之中。

也许可以尝试一种不同的方式,以谨慎和开放的态度来体验自己的感受,不忙着追随感受贴标签,也不急于根据感受去解释和验证。在刺激和回应之间留一段距离,或许可以更准确地帮助我们认识有关自我和他人的真相,也会让我们更加平静和自由。

让自我,成为更自由的存在。

参考资料:

1.青年文摘 | 为什么我们喜欢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