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尺墨心声 | 我的“回避型人格”,仅对导师可见

发布日期:2024-09-18    作者:张翌琼/文 耿子涵/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我有一个朋友——     

Ta平时活泼开朗,为人也很热情、落落大方,在朋友中充当着“开心果”的角色,总是能让我们之间的相处气氛变得活跃,好像没有什么场合是Ta面对不了的。在大家玩得正开心、起劲时,如果你悄悄在Ta耳边说一句:“导师给你发消息了”,Ta会立刻神色紧张,颤抖地打开手机,笑容渐渐消失;在平时和导师相处时,也像是变了一个人,总是想着逃避和拖延,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低声应和,尽量避免和导师交流,与平时乐观活泼的Ta截然相反。这似乎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相处模式,也会让Ta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我很希望Ta能够在师生关系也从容一点、自信一点,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From 朋友


34D79


To 朋友:

听了你的描述,感觉你的朋友应该在采用“回避型”的相处模式:因为害怕面对导师的批评、害怕被拒绝,并且对负面的评价十分敏感,于是回避可能面临的社交场合,进而保护自己不被伤害、不卷入冲突。但这与我们所说的“回避型人格”不同,这种回避状态可能仅存在于某段关系或者某一情境中,并不是长期稳定的状态,因此,还是需要回到具体的师生关系中来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


师生关系一定程度上其实是一种权力关系,教师因其在某一学术领域深耕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而成为他们拥有指导学生权力的前提,这种知识差产生了师生之间的权力差。作为学生,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授课和指导,特别是初入某一领域时,老师所掌握的知识、资源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导师对个人的学习成果、考核评价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从论文的发表,到毕业资格的审核,可以说,导师决定着个人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也对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我们一直以来所秉持的的“尊师重道”文化也让老师成为权威般的存在。因此,在面对这种蕴含权力的关系时,我们难免变得更加谨慎敏感,在相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压力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3C3E3


在不对等的结构之下,很多同学无法轻易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很难拒绝某些要求或提出异议。更多情况下选择沉默应对,“不敢说”——怕自己知识水平不足、理解不到位,引起导师的误解或不满,产生自我的防御和心理隔阂;“不愿说”——认为自己无法回报导师的帮助和指导,所以对于麻烦老师有愧疚感。因为无法预知导师的反应、事情的导向结果,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但长此以往,这种“回避型”的相处模式会给师生关系带来隐性的伤害。除了个人内心会长期存在的恐惧、内耗,影响心理健康,对于双方而言,因为没有导向正面的解决和管理,也会丧失许多冲突觉察、干预、和解的机会,一些隐形的矛盾也会让师生间存在更深的隔阂。


42DF2


这样看,我们似乎可以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在面对不同关系时“判若两人”。其实,师生之间的相处模式并没有固定的模板,也没有对错之分。如果这种相处模式能够让自己较为舒适地应对师生关系,也不会影响到自己正常的学习,那或许也是一种可行的尝试。但如果这种“回避型”的相处已经让自己感受到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影响个人学业,可以积极寻求同门或其他同学的帮助,找机会坐下来与老师沟通,明确表达个人的需求和感受,坦然地说出自己的未来规划,一起探索适合双方的相处模式,彼此成全、彼此尊重才是和谐关系的要义。


参考文献:[1]林杰,刘业青.重建巴别塔:导生隐性冲突的生成与归因[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43(02):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