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社交媒体平台,进入编辑模式,创建一个井号标签(#×××#),一个话题便产生了。讨论热度曾居高不下的#开学季#已经悄然退去,但总有一些东西不会像互联网的流量一样快速涌起又快速退潮。哪怕我们已经告别了最后一个超长假期,#拯救开学综合症#词条下还是能刷出最近几天的帖子,#怎样克服开学焦虑#也依然躺在一些人的搜索记录第一位……
从小学一年级新生、中学一年级新生再到本科一年级新生……在成为研究生一年级新生之前,你至少经历过4次新生身份。但问题是,这一过程中积攒下来的所谓“新生经验”都实在是太特殊了,都带有专属于特定阶段的烙印。所以,我们似乎永远无法将那个“怯生生”的“新生”形象与自己完全剥离,似乎总是要经历充满问题、矛盾乃至痛苦的适应过程。
这是一个有点普遍的问题
在面临新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环境时,我们难免在身心各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这种心理状态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表征被概括为“适应不良”。每年八月末九月初,主流媒体和社交平台常常对准新生群体进行一定的书写和演绎;只是在宏观数据和网络热梗之外,还存在大规模记录新生个人表达的数据信息,无论是“开学综合症”“开学焦虑”亦或其他类似的表达,都反映了不容忽视的新生适应不良问题。
事实上,在各个阶段学校的心理工作中,适应不良是新生寻求心理咨询的常见原因;有的同学甚至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胃口差、肌肉疼痛等躯体化问题,或者是产生烦躁、惶恐、低落、惆怅等焦虑抑郁情绪,还可能在行为意向方面出现偏差,比如回避人际交往、提不起学习兴趣……上述状况的出现可能都与“适应不良”有关。略使人宽心的是,适应不良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随着应激事件的消除和应对能力的改善,绝大多数都能够自然地被矫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经典精神分析观念中,适应不良者往往经受着来自外在现实和内在道德的双重心理冲突。正如之前所说,本科阶段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是在特定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世界的运转有另一套规则和制度,与本科相比有同更有异——
培养方式的变化要求研究生相应地转变学习模式。本科生主要面对的是大课堂模式教学,而人文学科的研究生课程主要以分小组讨论、分专题发言的形式开展,理工学科研究生还会涉及大量在实验室才能完成的工作。告别了系统接受知识的通识教育阶段,如何对知识进行选择、分析、整合以及综合运用,成为研究生新生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预备课题。
人际关系的重点也有一定程度的转移。新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构建起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生的班集体概念普遍更为弱化,而与导师、同门的关系则成为人际交往的重点。我们都希望在“被push”和“被散养”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也无比期待着和各位同门一起愉快玩耍合作搞学术。 客观环境的真实挑战摆在面前,自然容易引发人的焦虑和恐惧情绪;而尤其当自我行为不符合超我标准时,个体的身心状态就可能面临更大的失衡危机——
例如,梦想着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产出成果,成为“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结果却不得不面对“起伏伏伏伏起伏起伏伏伏伏伏伏”的研究进展,自己仿佛成了“扶不起的学术阿斗”——个体期望的改变未如预期发生。
又或是,没来得及扭转本科时倚重课堂的学习习惯,课堂之外的自主学术探索不足,殊不知导师在课堂上给的是“四两”,学术的“千斤”还是要靠自己来拨——个体难以维持惯有的生活状态。
还有一种现实情况是,当初只是迫于就业压力或其他原因而选择读研,面对自己原本就没什么兴趣的学术研究只有煎熬地寄希望于导师的“拯救”——目标感和自主能力的不足也会带来无措和茫然的感受。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除了接受学校层面提供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为调节方案,帮助顺利过渡并适应好研究生身份。
给适应不良者的几个tips(相信你也有自己的答案):
发展社交网络: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学生组织或学术小组,广泛建立友谊和联系。不仅可以帮助你融入新环境,还能提供情感支持和学术资源。
培养科研习惯:重视专业经典书籍的阅读和学习,有意识地了解当代学术思潮和专业前沿动态。记得与导师和同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以积极的姿态开展交流和学习。同时,我们也要尽快了解导师所从事的学术领域,甚至是学术之外的性格特点。
设立明确目标:设定自己的学术目标和职业方向,尽快做好研究生阶段的规划与安排,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毕业论文的选题。在此基础上,为不同周期制定不同维度的计划,帮助自己保持动力和方向感。
保持身体健康:注重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对缓解适应不良非常重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有助于保持精力充沛和情绪稳定。
寻求心理健康资源:如果你的压力很大或者情绪低落,不要忘了还有心理中心可以为你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与咨询服务。
最后,新生出现适应不良问题是非常正常的,这表明我们的身心正在努力告别旧环境、融入新环境。如果你想尽快走出适应不良的困境,可能要与过往留下的一些身心记忆“断舍离”,并勇于尝试、接纳新鲜事物。适应不良并没有“个人针对性”,我们都是在“自己该怎么做”的迷茫中学习到“自己要这样做”的。
参考文献:董洁. 基于循证心理实践的高校新生适应障碍筛查和干预研究[D]. 南开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