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说我说   >   正文
你说我说

什么,亲职化?

发布日期:2023-08-15    作者:宋铭祺/文,赵紫茉/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在曾引起人们诸多思考的剧集《隐秘的角落》当中,朱朝阳性格的形成与母亲的强势、父亲的漠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为剧集的主题——关注孩子的心理与反思善恶埋下了种子。家长的秉性、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和行为习惯,在不断的相处与角色关系中缓慢书写孩子的性情。在万千家庭拥有着独一无二的相处方式且彼此间充满着关心与爱意的同时,也有的家庭在不完美和试图寻找彼此相处方式的及格线上徘徊。不论是孩子抑或父母,相处方式都不存在“最优解”,都在为了彼此更好的感受与对彼此的爱共同努力着,构建一个更加舒适和美好的家庭氛围。

 

在这一及格线之下,存在着这样一种相处模式:亲职化。听名字感觉到很陌生,但其实它很常见:即在亲子关系中,孩子承担原本需要父母承担的支持照顾与温暖关怀的任务。


 

在与父母的相处当中,我们彼此都在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以实现一种宏观上的关系中的“平衡”。通常的情况是,作为年长和人生经验更为充足的父母当着照顾者的角色,与孩子作为被照顾者的身份形成平衡。极少数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提到的亲职化——父母不具备足够的提供支持照顾的能力,以至于孩子压抑和牺牲自己的需求,转而适应和照顾父母的需求。

 

亲职化分为情感性亲职化和工具性亲职化。具体来讲,情感性亲职化是孩子扮演家庭的调解人、父母的情绪承担者或手足的知己等角色,一般承担精神与情感方面的照顾者角色。工具性亲职化则指孩子代替父母完成一些家务劳动,比如购物、洗衣服、打扫卫生等体力劳作上的照顾。

 

在发生亲职化的家庭当中,父母丧失了部分照料与支持的能力,这会给孩子们传递一种父母照顾他们和承担责任的无能感,自觉投射出关于子女应当承担责任的理想形象,而孩子们便被动放弃了自己的真实需要,逐渐将这样的形象内化并成为照料者的形象。就好像是在孩子们未实现独立、依旧对父母有着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依赖时,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依赖发出了不稳定的信号,比如“如果你不好好学习,我就会生气,不理你”等,这种信号会传递一种信息:如果不能完成父母的指令,那就会失去来自父母的依靠,这种害怕失去的恐惧感会让孩子放弃自己的真实需要,一味地迎合父母的要求和指令。

 

生活中,除却是在父母有力的支持和鼓励之下体会自立自强、承担责任或是照料他人、掌握生活本领的那些孩子,有很多令我们感到是个“小大人”的孩子大多是在工具性亲职化的阶段,他们并非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可以照料自己的境况,而是被“抛入”到一个被迫照料自身与家人的处境,而这种“被抛入感”会成为一种深刻的负担和反复性的不安全感,孩子的内心造成伤害。

 

然而相较于工具性亲职化,情感性亲职化对孩子精神上的影响其实更为深远。工具性亲职化的绝大多数照料性行为指向一种心理内因,而情感上的亲职化——孩子扮演家庭的调解人、父母的情绪承担者或手足的知己时,所牵扯到的是更为复杂的与父母人格与心理有关的内容,对于孩子来讲,相当于承受着另一个个体的辛酸悲苦,而自身却并无相应经验对抗。这份无能像是深深烙在他们身上的荆绳,成为年幼岁月难以消除的勒痕。


不论是工具性亲职化抑或是情感性亲职化,内化父母的期望和希冀的形象都是以孩子牺牲自身需要为前提的,孩子对于父母有着复杂的感受,“既想通过压抑自身真实需求迎合父母期待的方式与父母产生稳定联结,同时又存有对父母作为失败的照顾者的难过。“

 

亲职化对于孩子的伤害性是巨大的,它可以看作是一种巨大的“课题不分离“,生活中或许它小小的影子也时常在我们眼前出现,譬如”都是你的错““你不这么做,我就……”等等推脱责任与身份的行为。透过极端的亲职化,我们可以去识别那些让家庭关系挣扎的本质性的亲子相处关系,从而让更多隐形的伤害变得有形,进而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赵云龙, 高祖会. 亲职化及亲职化经验的作用机制探讨[J]. 大理大学学报, 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