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假期吭哧吭哧背一堆书回家,试图“自律即自由”后成功弯道超车,结果回家之后“新宠”太多,眼花缭乱、莺莺燕燕,学习资料被打入“冷宫”,最后不仅背一堆书回学校,自己还差点没弯道翻车。
假期应该是我们拼命用功、弯道超车的时候吗?假期要拿来干什么?我要带多少资料回去?无论处于哪个学习阶段,相信这些问题,总会是一个学生在处理快乐假期和学业关系时所必须面对的。实际上,这也是我们老生常谈的时间、经验管理问题。
“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这句鸡汤,重在“悄悄”,重在“惊艳”。假期属于我们的私人时间,别人看不到我们做什么,我们也看不到他人在做什么,少了好几双眼睛,多了一份隐秘性。如果这个时间段我拿来“卷”,卷出效果那我就可以尝到出风头的好成果,这也是为什么以前高中老师口口声声“弯道超车”的原因之一了。但是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通常的情况是,每次假期总是会在家里焦虑,玩的时候不能好好玩,提心吊胆、自愧内疚,学的时候能不好好学,因为这个世界太美好,“我想去看看”……一个假期下来,玩了吗?好像玩了;学了吗?好像学了。虽然答案如此,但心理却总有种悬在空中不得落地的感觉:真的吗?
我们似乎总是喜欢在休息时想着学习,想着规划,生怕错过什么而被甩下,所以总是花很多时间反复思考、内耗,得不到很好的放松。有一句话可能有些极端,却也反映出当下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小,急需适当卸下,“连轴转学习10小时+,不是自律,而是自残”。科学表明,人一天的精力指数呈现波动,人的激素水平、肌肉张力和脑部活动能保持活跃的时间大约为一小时。一小时以后,机能都开始下降,90到120分钟后,身体渴望休息、恢复,注意力下降。这时候如果不停下来,我们的电量就会枯竭,感觉到被掏空。可很多人的情况是,在身体警告我们电量即将为零、急需充电的时候,还是选择继续逼迫自己,因为害怕“似乎一天也没做成什么”的愧疚感,结果是因为电量耗尽而更加学不进去,却又觉得自己应该学而更加想学,在反复拉扯中最后心态崩塌。
做不完计划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大的问题是可能因此进入恶性循环,很难再体会到学习、工作的热情。当生活完全被严肃的To do占满、一醒来就是一堆待划勾的空方框时,我们很容易进入到对生活的倦怠之中。原来信誓旦旦的学习计划,连打开的心情都没有了。所以看似“摆烂”的假期其实是可以被接受的,它留给我们去探索、去追求热爱的空间、时间,而不仅仅被束缚在一些指标上。
经常健身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恢复周”这个概念。大量研究表明,在恢复周有意识地减少40-60%的运动量从而使身体更好地恢复,不仅能缓解长年累月的劳损,并且能预防过度训练的问题。同样的,这一思路也可以运用到学习上:假期就是我们的恢复周。不少研究已表明节假日对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放假不仅能缓解长期累积的心理压力,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为下一个新阶段做准备。需要明确的是,假期不是用来逆袭的,而是用来休息、为“惊艳全场”做准备的。
如果你想要花一些时间在学习上,那也要把休息的时间放进计划中。卡尔·埃里克森等心理学家曾对比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优秀学生的练习时间并不比普通学生要长,学霸每学习90-120分钟后都会休息半个小时。练习时间短、练习效果好最核心的原因是充分休息会让每一次的练习更专注,有目的性,思维也更加活跃。所以,在假期中我们可以试着将学习分为90-120min的片段,留出30分来休息,以便发挥出一天最佳的脑力。每天留给学习的时间适度就好,在兼顾生活与学业的时候好好享受假期。
如果想摆烂又有愧疚感,一定要做什么来缓解这种压力的话,还可以试着用深层游戏来让自己完全脱离学习工作和胡思乱想。何为深层游戏?其实就像不想学习时去练习书法、绘画、玩益智游戏之类的,它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有一定挑战难度,并且可以让我们轻松进入工作和学习之外专注的状态,这样能够在充好电、整理好头绪后,继续以轻盈的行囊接纳生活。
休息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休息好了,才能养足精神,更好地出发、上路。祝各位同学假期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