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百科

以影知心 |《浪潮》:在群体中,我将不是从前那个我

发布日期:2022-09-15    作者:陈辰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归属于某一个群体,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群体总是在给我们庇护和认同,让我们得以健康地长大。可是在群体中,我们也总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受到周围人与环境的影响。也许某个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能够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群体的力量是磅礴且未知的,它既能让我们同奔天堂,也能让我们共入地狱。

前段时间看的一部电影《浪潮》,更加刷新了我对这种群体力量的震撼。这部电影改编自1981年德国作家托德·斯特拉瑟发表的同名小说《浪潮》,据说还取材于某一真实的历史事件。电影用生动的艺术手法,讲述了在群体之中,人性的光辉黯淡,一个个人都变成了工具,不再是从前那个人的故事。


16FD7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一所德国的中学。课堂上,赖纳老师给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纳粹统治在德国可能复辟吗?学生们纷纷摇头表示否定。于是赖纳老师提议进行一个为期一周的模拟纳粹统治的教学实验,将学生们组成一个名叫“浪潮”的群体。
  
在第一天,赖纳老师以一个近似独裁者的身份与口气,要求学生们遵守纪律,形成纪律性;第二天,赖纳老师又要求全部学生穿上统一的制服,用敌对的方法将某一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形成团结性;第三天,赖纳老师故意忽视不穿统一制服的卡罗尔,作为对她不合群的惩罚,以此制造强大而恐怖的群体压力;第四天,学生们自发给“浪潮”这一群体规定了统一的问候手势,这逐渐成为区分群体的标志,并将越来越多无辜的人卷了进来;第五天,“浪潮”成员因为一些小摩擦与反对者爆发了暴力冲突;第六天,当赖纳老师认识到“浪潮”已经失控,准备解散这一组织时,蒂姆竟扣动扳机开枪自杀,留下了“浪潮就是我的生命”的回响……

1FA38

 社会心理学家对群体的定义是:不同个体按某种特征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人群集合体。这种群体一旦形成,往往会发展产生群体心理和群体意识,具有显著的共同特征。电影中,这个名叫“浪潮”的组织,用了仅仅六天的时间,就将各个风格不同、差异显著的同学们迅速整合起来,组成了一个极具破坏力的群体。为了所谓的“群体目标”,许多人不再是曾经的那个自己,丢失了自我意识,丢失了道德感和责任感,许多曾经温和内敛的人转而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甚至在群体解散之后,感到心灵失去了皈依,以致选择用自杀的方式了此一生。

这类群体的恐怖力量是如此可怕,但更令人难过的是,这种恐怖的群体力量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因为网络暴力而造成惨剧的新闻不时发生,而那些施加网络暴力的人,大多不是人们眼中的穷凶极恶之徒,他们中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是个善良、正直的人,可却还是会在网络这个平台上,被“煽风点火”,成为雪花中的一片,不免令人唏嘘。我又想起身边一个真实发生的例子:一个好友被人恶意造谣,并在朋友圈广泛传播。作为好朋友,我自然知道这些都是假的,可在铺天盖地的不友好评论之下,她的自辩反而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很多参与构成这种可怖的群体力量的人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从事并不正确的活动,他们就像纳粹时期普通的德国民众,接受了富有煽动性的思想,从而成为恐怖机器的推动者和支持者。

1020F
 

越是面对各种观点态度交汇碰撞的“浪潮”,越是要保持足够的自省。在电影中,即使是在浪潮之下,依然有像卡萝、莫娜那样保持着独立思考与判断力的人。面对思想观点的尖锐碰撞,要保持对事物的批判精神,在尊重大多数人意见的同时,也能倾听少数人说的话。这绝非愤世嫉俗或是和稀泥,而是提醒自己不要人云亦云,不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成为恐怖群体力量的施暴者。

最后,我想以伏契克说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人们啊,我是爱你们的,可是你们要警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