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百科

TED心世界 | 总是说想改变自己,但究竟该怎么做?

发布日期:2022-02-24    作者:文/陈辰 图/王逸青    编辑:许奕清    浏览次数:

杨绛先生曾说:“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人活着最有意思的事,莫过于不断改变自己,并且看着自己慢慢变好。

能感受到我身边许多人都对现状不甚满意,讨厌自己每天的浑浑噩噩,讨厌自己每天的不思进取,讨厌自己每天的思想麻木。电影中每个逆袭的角色都是在经历一场巨大挫折或关键转折点后方才开挂般成长,或许身边的大多数人也是在等待自己的turning point,空有改变自己的意愿,而难见改变的成效。可是巨大挫折或关键转折点总是可遇不可求,平淡永远是生活的主旋律,那么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改变自己呢?或许看完TED《总是说想改变自己,但究竟该怎么做?》,你会对改变自己这件事,有了新的思考。


这部TED的演讲者是塔利·沙洛特(Tali Sharot),一名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同时也是哈佛医学院的客座教授。无论是想改变自己的习惯,还是想帮助周围的人变得更好,都需要首先了解真正能改变他人行为的是什么。在这场TED演讲中,她为大家带来了她最新的研究,从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分享她关于改变自己和他人的一些建议。

沙洛特首先纠正了关于改变的常见误区——通过威胁和恐吓来改变某一错误行为。在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已经吃了过多的零食,就会告诉自己:别吃了,再吃就更胖了。;如果发现自己买的基金一直在跌,就会告诉自己:别看了,再看会更伤心。;如果看到家里有人吸烟,就会告诉他:别吸了,吸烟有害健康。”……可是这种恐吓有用吗?给动物施加恐惧的时候,通常会看到它们呆住或逃跑,人类其实同样如此,当感到威胁恐惧的时候,极少人的第一反应是与它硬刚,更多人会倾向于逃避或试图消除消极的感觉。比如关于暴食,总能给自己找到某某某狂吃不胖的例子;关于吸烟,也总会提历史上XXX五毒俱全照样活到103岁。所以说,威胁或恐吓的过程实际上比想象中的更有弹性,也更容易导致回弹效应让自己已经作出的改变前功尽弃。

那么,既然常用的威胁和恐吓并不管用,又该怎么从根源上来改变一个已经根深蒂固的行为呢?沙洛特和她的团队在不同人群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发现人们更容易把他们的想法,转换成一个使自己更乐观的观点。换句话说,人们乐意听积极的信息。为了让结果更直观,团队在医院进行了一场实验。他们在医院里安装了若干摄像头,用以观察医护人员在进入病房前后卫生手消毒的频率,即使医务人员已然知道安装了摄像头,但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在进入病房前后会进行卫生手消毒。随后,团队进行了一场干预措施,用一块电子板告诉医护人员他们做的有多好,结果服从性奇迹般地提高到了90%。他们将这一措施推广到其他医院,结果同样如此。

这种提供积极信息的方式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适应了大脑的运作方式。沙洛特以此项发现为基础,提出了三个能够真正改变自己的原则。首先是社会激励。人是社会的人,人们总是会特别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害怕自己某方面做的不太合群,在同样的事情中希望能做的更好。比如在医院的研究中,医护人员可以看到彼此卫生手消毒的完成情况,如果不满足要求的话就可能会有社死的感觉,自然会激励医护人员更好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其次是即使奖励。人们会选择确定性的东西,而不是未来不确定的东西。研究表明,给予戒烟人群及时奖励会使他们更有动力戒烟,这种效果至少能持续六个月,因为那时不吸烟就会成为一种奖励,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最后是进度监控。人们总希望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在进行改变的过程中不要放过自己进步的任何一个点滴,并不断放大它们,会大大提升成就感和幸福感,更有利于改变自己的行为保持下去。

人生的成长,始于自我的觉醒;人生的改变,在于自我的改变。改变自己或许是一个漫长、枯燥且痛苦的过程,然而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要再当一个装睡的人了,不尝试改变自己,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可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