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这句话最早源自1778年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的婚礼》,节选自费加罗控诉法庭的一段独白。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大家都更愿意听到溢美之词,而提到批评,很多人大概都会蹙眉沉思,眼神中流露出一些哀思。
诚然,我本人也不喜欢被批评,但是我很喜欢批评别人(笑)。我的男朋友就是主要受批评对象之一,当我连珠炮地罗列了他的错处并严厉地提出批评时,他总是前后左右摇晃着身体,然后撒娇似地来一句:“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而我总是敷衍地应下,然后不改。
直到有一天,我刷到了一个话题#给男人画大饼#,“亲爱的你每天工作好辛苦。谢谢你为我们的以后这么努力,我真的好感动好爱你。我以后要让你每天一回到家就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一定要温柔贤惠的在家等你回来。然后给你个爱的抱抱。” “亲爱的是我平时对你期望太高了!总是觉得像你这么棒的人肯定能做得更好,却忘了你偶尔也会有累的时候。我以后一定要更温柔地对待你。你累的时候我就安抚好你的情绪。等你好起来了我再跟你一起往前走。”……诸如此类。
在这个话题下我突然顿悟了——原来批评也可以是温柔的。前者分明是在批评对方工作太忙、回家太晚、陪自己的时间太少,后者也是对没有完成期望的失望,但是经过“反弹琵琶效应”的buff加成,突然变得如此动听。
在批评心理学中,人们把原本要批评的过错不给予直接批评,而是充分肯定或表扬其长处,使之犯错者自我反省,进而认识过错,改正过错的现象,称之为反弹琵琶效应。这一术语来自于敦煌壁画上的艺术形象:操琴者一反常态,不是正弹琵琶而是反弹琵琶。这一形象令人叹为观止,其效果远胜于正弹琵琶。这种反弹琵琶效果的艺术被人们巧妙地引用到了批评领域,其效应也如反弹琵琶,因此,人们就把它形象地比喻为反弹琵琶效应。
陶行知的“四颗糖果”就是这个效应鲜明的运用。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个男孩子在打另外一个男同学,他上前去制止打人的那个男同学,说:“请你下午三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打人的男孩进来之后,校长和蔼可亲地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孩子,首先我要奖励你一颗糖。三点整你准时来了,说明你这个孩子时间观念强。”陶行知还要奖励第二颗糖,孩子蒙了,还有什么好奖励?“你看,我上午叫你别打那个同学,你马上住手,说明你懂得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老师,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陶行知没有采用传统的教育批评的方式,而是以鼓励的方式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愧是一代教育家!)。所以你看,批评也可以是温柔的,何必要气势汹汹、颐指气使呢?想想我们提出批评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温柔的批评方式确实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往往会让别人心生怨气,甚至故意添乱。
热门综艺《吐槽大会》明明是一档以“批评”为定位的节目,却让批评者和被批评的嘉宾都能一笑了之,正是因为采用了一种温柔的批评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围绕李佳琦“不粘锅翻车”事件,庞博说:“他那个不粘锅真是我见过史上最粘的不粘锅,煎蛋所到之处,处处粘锅。名字起错了,你就不该叫不粘锅,你应该改名叫粘锅。下次直播你就这样: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锈钢粘锅,鸡蛋打上去都不会动耶,美眉们,粘它!”寥寥几语,既有对李佳琦“不粘锅翻车”事件的批评,又表达了对其直播风格的肯定(虽然因为批评的方式太过温柔,“吐槽大会”也被不买账的网友称为“洗白大会”)。
但我们的生活毕竟不是综艺节目,节目里可以肆意批评,只要可以博取观众的眼球、获得流量即可;现实生活中,伤害人心的话语一旦说出,就覆水难收了。所以说,即使是批评,也请用尽量温柔的方式来表达。
反弹琵琶,妙哉!
参考资料:
[1] MBA智库:什么是反弹琵琶效应?
[2] 科猫:四颗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