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是个小孩时,是父母在照顾你,很多孩子甚至是以一种仰望的姿态崇拜自己的父母,因为我们依赖他们,他们能照顾我们,能给我们关心,所以作为未成年人,很多时候看待父母是带着滤镜的,在家庭这个特殊的温情的环境之下,你没有办法真实地去了解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在家庭里,你看到的就是作为一个未成年人你愿意看到的样子,你跟父母之间的来往很多都是来源于你自己生活的那点局限的小圈子。你可能不了解你父母在工作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你不知道父母人生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情,他们在经历那些人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以及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不知道父母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的影响下长大的,他们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他们的……而作为大学生,已经变为成年人了,看待父母的视角一下子就不同了,现在是以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观察另外一个成年人,用一个平等的身份去观察他们。但尽管如此,我依然要说:你刚刚成年,哪怕你是硕士生、博士生,很可能你还是不能够真正地看清你父母,因为你不住在家里了。以我个人的经验为例,我真正地了解我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是在30岁之后,为什么呢?小的时候住在家里,那个时候看不清楚,也从来不会去考虑我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的个性如何、他们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成年以后上学了,然后出国读书、工作,也没有时间跟家里打电话,没有时间去了解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直到我的父母搬到美国去跟我住,住了很长时间,我才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看我父母。你可以看到他们的优点,可以看到他们的缺点,然后欣然接受:哦,原来跟我小的时候想的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
我们来讨论一下成年子女对亲子关系的定位
首先我们要想一下,自己的原生家庭关系是什么样子的?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讲究的孝顺对我们的亲子关系有什么影响?我们是要尊重家里的长辈的,是要孝顺的,那我们如何在孝顺上掌握这个度。孝顺不是盲从,不是盲目的孝顺,尤其是在你成年之后,你会做出很多人生的抉择。如果像《双面胶》里面的男主角那样,只是非常地盲目的做一个妈宝,妈妈说的什么东西都是对的,那么最后会以牺牲自己的婚姻为代价,造成人间的悲剧。所以,作为成年人,孝顺有孝顺的底线。你跟父母之间的沟通也有一个界限的问题:什么事情你觉得父母可以给你建议,什么事情你觉得是自己应该做主的。在我个人看来,你已经18岁了,成年了,法律上已经是一个合法的对自我有监护权的人了,那我认为大部分的事情你应该自己替自己做主;但是做主之前,自己要分析利弊,要考虑清楚,要能够为自己的选择去负责任。假如我的孩子以后18岁了,他想做事情,即使我知道这件事可能对他的发展无益,但除非是什么性命攸关的事,否则我不会干涉他,不会阻止他,我可能会让他自己去撞墙。这就是一个界限,尊重他作为一个成年人的界限。同样的道理,你想象一下,你希望自己家庭里建立的界限是在哪里?我们与父母沟通方式有没有进行转变?我们虽然远离家庭独立了,可是大部分大学生在经济上还是依赖于家庭的。而且中国家长是特别照顾子女、特别有责任心的家长。在美国,一般老美很少会主动说“我要把你的大学学费全部都付清”,除非是富豪家庭;中产阶级通常会说“你自己独立,自己去付学费,自己贷款就好了”。而华裔家长没有舍得让自己孩子去贷款掏学费的,都是提前给他们存好钱;在中国那就很普遍了,“我要存钱给我孩子买一套房子以后好结婚”,这都是我们中国家长觉得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会觉得“我起码能帮就帮,给孩子先把首付攒出来,因为不想孩子受苦”。那就到了一个问题了:
你有真正的独立吗?
什么时候才是你真正独立的时候?
既然你在经济上或情感上对父母依然有依赖,
那你怎么样去平衡你的独立与依赖?
假如你又要了你父母的钱,
又一边闹说我要独立,你有没有底气呢?
想一想。
下面我想要讲的是
怎么样提高沟通效率的问题
首先要接受你是不能改变自己的父母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能改变任何一个其他人,包括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只能改变你自己,改变你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应对的方式。父母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已经让他们形成了一套固定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是不可能改变他们的,所以不要想去跟他们争辩或讲道理,我们要考虑的是你怎样从你自己的角度上去与他们共情。首先你要做的是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和行为动机:你可以不接受或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但可以先肯定他们的感受,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需要,觉得很自己很重要,让他们觉得起码你知道他们的出发点是在哪里、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子的。然后基于这点,你们寻求一个共同的目的。
这种情况,他们寻求的共同目的就是怎样帮助孩子调整好情绪,尽快回到课堂。基于这个共同目的,我们去找到可以协商的角度。要注意的是,你找到了共同点,但不需要着急作出反应。如果你的父母对你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超出了你的界限,你可以慢慢来,你可以告诉他们,“我需要花时间想一想”,这个过程中,态度一定要好。你要想明白在跟父母谈话的过程之中,你期待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肯定跟你们的共同目的是有关的。你要知道,在这个过程之中,你希望自己获得什么样的成长?这个成长的意思是你有什么进步。假如之前你不愿意跟妈妈讲你碰到的困难或你的心情、你的难处,而这个谈话又跟你期待的结果非常有关系,那你可不可以在这个过程之中能够放松自己一下,只讲一件事情,就是关于自己为什么觉得这个东西是比较难的事情?那这可能就是你能在谈话过程之中,通过自己努力去改变一些行为可以获得的一些进步。
还有一点,不能让父母牵着你的鼻子走,你们现在是一个平等关系。如果有上大学的子女的父母来向我咨询,说“好久都没听到孩子的回信怎么办?我每次跟他说话,他都爱答不理的,反应特别特别强烈,老是跟我生气”,我通常会说“同样的话,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对你的同事说,你会是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表情?”然后父母在想想之后会说,“噢,我会更客气一点”。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对成年的子女,要把他想象成你的同事,用跟你同事说话的语气跟你成年子女说话。同理,作为一个成年子女,你跟你父母说话的时候,不一定非要被父母带着节奏走,你可以引导谈话,比如说问一些引导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问题的意思是说,我问的这个问题,不要一个“yes or no”的回答,不要听回答是或者不,如果这样的话,天儿就聊死了。所以我要问,“妈妈,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你可以讲一讲”,或者“对于那个事儿,我是这么想的,那你觉得呢?”你甚至可以作为一个主持人的角色去引导对话:你引着他讲,顺着他讲,进行的时候给他一些反馈。有的时候说着说着,你妈妈就顺着你的思维方式去走了。所以,可以温柔地坚持自己,但是不冲动。
不成熟的或控制欲极强的父母,通常他们会在谈话过程之中掺杂强烈的感情,通常就是“我是为了你好”。那我们能尽量做的,就是一次谈话只关注一件事情的沟通,不要把很多事情都放在一起说。如果我这次谈话能够解决一件问题,甚至这件问题的1/3,那也算一个成功。一定要带着诚挚的感情去沟通,让父母感觉到你是非常真诚的。这个真诚与否人人都能感觉到。如果你是真诚的,你是真想要沟通的态度,你非常尊重他们的话,那他们是能感觉到你爱他们的,他们就愿意听你说话。所以说尊重和爱是很重要的,哪怕我是成年人了,你依然是我的父母,我爱你,所以我们来好好的聊一聊。
在这个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请求父母去耐心地倾听你。教大家一个比较有用的句式:我感觉……,后面跟你的感觉是什么。“这件事情是这样的,请问你可不可以……”或者“你觉得你有什么样的想法?你能不能支持我?”先把自己感觉说出来,然后客观地描述一个事实,然后礼貌地提出你对父母的一个要求“能不能听我说两句”?并且适当地给予表扬。父母也是人,是人就喜欢听好话,所以一定要适当地给予父母表扬。当然,当他们回了一句话让你觉得“嗯,挺好”的时候,你一定要给他一个积极的反馈。我们人是这样的,你得到的正面反馈越多,就更愿意去呈现那种行为,所以多给他们表扬,他们就可能下次对你的时候更耐心一点。所有的这些最终是要设立一个界限,就是你的底线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允许自己说不。这是对于不成熟的、比较困难的父母的时候,我们可能进行的沟通。
但其实在沟通时,我们想要谈好话,更好的是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做一个会听话的人比做一个会说话的人更重要,而且还可能更受欢迎。它有几个要点:第一是你要先确认对方的感受,就像我说的要回应父母的感受,让他们感觉到你能感同身受,所以我们回应他们的时候要先回应他们的感觉,就是他们说话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我明白你好像是这样的感受,我听出来了你是这样感觉的”,你要把这个话告诉他们。然后询问他们的观点“你是不是这么样想的?”之后当他们说了一大堆之后,你要用自己的话重新描述一下他们的话,以确认你们之间没有误会,并且同时给父母一个信号,就是你在积极跟他沟通。最后就是询问引导,多用开放性的语句来问对方,“你的观点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他就愿意多说一点。他多说一点你就听了,你愿意听了,他愿意说了,这个对话就能够继续往下走。在这个过程中,你再像我刚才说的,作为一个主持人的角色,引导他往你想要引导他那个话题上去走。
很重要的是,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驾驭自己的情绪,不能冲动,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并且冷静。如果你不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就是被你的情绪所控制。失控的情绪是永远带不来任何沟通的效率和结果的。假如你觉得自己开始生气了,那这个时候可能就得喊停了,这就不是一个沟通的好时机了,因为继续往下走,可能你自己的情绪也会激发对方的反抗情绪,那你们的对话不会有任何结果,甚至可能会有一个激化的矛盾就此产生。
另外,在沟通的过程之中,一定要不要怕承认错误,要很真诚。我对父母也是这样说的,“你要跟你的孩子道歉,因为你之前说了不大合适的话、做了一些不大合适的地方,所以你要跟孩子道歉”。孩子也是一样,不怕承认错误,要真诚地道歉。在沟通的时候,如果我们更多地关注在事实本身,关注的事情以事实为依据,然后找出各种论据来,也许你会更占有一个有利的地位。我们不用情绪去说话,用的是数据,摆的是事实,这样你可以帮助父母进行一个更理性的分析,并且你可以激发对方的同理心,就是从你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爱永远是一切亲子沟通的基础,所以要爱我们的父母,哪怕他们可能不完美,但是你让他们感觉到爱了,你的沟通就有基础了,他们也爱你,这是你的高效沟通的一个诀窍,一个切入点。有的时候,他们其实心理上是不赞同你的想法或者是你的决策的,但是因为他们爱你,他们就可能愿意去进行一些妥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以爱的名义进行一个谈判,这个谈判结果如何是要由你来掌控的,这样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