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影片。第一次看到片名,我还以为它会讲述一个关于一群放牛娃的故事。但其实,“放牛班”是台湾地区的翻译,指的是纪律乱、学生成绩差的班级,而这部电影的法语原名“Les Choristes”则是“唱诗班”的意思。一部能将“放牛班”与“唱诗班”结合在一起的电影,会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马修热爱音乐,但怀才不遇,不得已到一所名为“池塘底”的辅育院(法国一种专门针对问题学生的寄宿学校)担任学监以维持生活。无意中,马修发现这群孩子喜爱唱歌,一个名叫莫朗杰的孩子还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于是他开始为孩子们写歌,在学校里成立合唱团,并想方设法让孤僻、敏感的莫朗杰充分释放他的音乐天赋。在这个过程中,马修慢慢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严厉、冷酷的校长似乎开始变宽容,合唱团得到了女爵的认可。就在一切都向变好的方向发展时,有严重攻击他人倾向的蒙丹来到了“池塘底”,他不听管教,也不参与合唱团,屡屡犯错被校长狠狠惩罚。蒙丹怀恨在心,放火烧了教学楼,恰巧当时马修带孩子们出去郊游,于是无人受伤。但校长却认为马修带孩子们外出才导致教学楼被烧,开除了马修。马修虽然离开,但他给“池塘底”带来的春天始终没有过去,校长被举报、停职,孩子们的生活得到改善,许多年后的莫朗杰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指挥家。影片中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校长与包容、尊重学生的马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制定了“犯错—处罚”的规则,严厉惩罚犯错的学生,另一个则给与学生最大的宽容,并帮他们发展唱歌的兴趣,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也折射出一些心理学知识。
0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安全需求指保证日常人身安全的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求指人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爱和照顾;尊重的需求指个人需要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指人希望能实现自我价值。在因学校的公款丢失无法购买煤炭时,自私自利的校长明明有足够的煤炭,也不愿拿出来给学生们烧火、供暖,学生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校长的“犯错—处罚”规则,使学生们一旦犯错就要被关禁闭,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而马修不光关注学生们的衣食住,还平等、尊重地对待每一个人,想办法满足孩子们爱和归属感的需求,教他们合唱,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
02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也被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在马修来“池塘底”之前,校长认为这些学生无可救药,用“犯错—处罚”的规则严格要求他们,于是孩子们接受到的信号全是“我是个无法变好的坏孩子”,他们不由得如此看待自己,以致“无恶不作”。而后来,马修将他们视作正常孩子,在合唱团中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位置,即便是不会唱歌和走调严重的孩子也有专属职责,孩子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有无限发展潜能的。莫朗杰就是践行“自我实现的预言”的代表,他由一个“天使面孔、恶魔性格”的问题少年,成为了全世界知名的指挥家。
当马修离开“池塘底”时,校长不允许他再见孩子们,但孩子们还是折了纸飞机为马修送行,并在窗口挥着小手向他告别。马修对孩子们的关心最终得到了反馈,这个画面让屏幕前的我如沐春风。马修不光把“放牛班”培养成了“唱诗班”,给孩子们带来了春天,也让自己度过了一个美妙的春天。想在寒冷冬日里体验春天的温暖吗?听我的,看《放牛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