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百科

山大幸福课:压力与情绪管理(Q&A篇)

发布日期:2020-07-13    作者:李媛    编辑:孙浩令    浏览次数:

Q1:之前总是在上学,在家里待的时间不长,这次在家里待这么长时间,跟父母大大小小就会有矛盾,想跟老师请教一下,怎样去调解?



A:我们且不说它是不是一个矛盾,假如说真的有矛盾的话,咱们分下责任,你觉得你占多少?父母占多少?或者分得更细一些,爸爸占多少?妈妈占多少?还有没有其他的?现在一共多少人?他说你这个人的话你占多少?上一辈有些观念跟我们不太一样,在交流的时候,容易出现这种急躁的情形,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先理解再说怎么办。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知识层面上知道的东西要更多一些,对人的看法、对事物的看法等等。父母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要慢一点;而且那种改变,是来自于一种生命的力量,是我们不断地往前,去了解更多东西,然后主动发生改变。但是对父母来讲生活的圈子相对固定,他们观念的改变,往往是因为跟孩子在一起,而他被迫发生了很多改变。就这个过程来讲,你主动往前奔,而父母是在已有的路上,这个差距也可以说是年轻和年老的差距。基于这样的一个理解,我觉得第一,对年轻人来讲,不要因为跟父母有冲突,就只责备自己,说自己不够懂事等等,没有必要责备自己。第二,面对父母的这种被迫的改变要有足够的耐心,的确,这个过程是非必要的,他们也不是非要去跟上。其实人的认知跟环境还是蛮有关系的,对父母那种成熟的看法来讲,生活不会对他提出太多的挑战,所以他没必要改。但对年轻人来讲,因为社会变化很快,他那种过程、那种状态等等,父母跟不上小孩的这些思路。所以在跟年轻人接触少的环境中,父母的观念转变是非常慢的,因为社会对他没有要求。所以我就是两个建议,第一个不要责怪自己怎么样,要接纳自己的这些东西;第二允许父母和自己有差异。

 

Q2:因为疫情,一直没有办法回到学校,我觉得在家里学习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因为这个事情很焦虑。我是必须在学校里效率才高的人,在家里学习效率就没有办法提高,如果有什么任务的话,必须要等到不能再拖的时候再把任务拿出来完成。所以现在就非常焦虑,不知道去怎么缓解。



A:越上进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就越高。你在说这个的时候,我可能会把它放在相对拖延的一个层面。为什么呢?一般好多人都是到了学校以后、干扰比较少的时候,效率就比较高。我儿子在读博士的时候也是这样,只要一放假就看不到他看书了,但是他一回学校就真的是个好学生;回家带一箱子书回去,那箱子就相当于是放着他的安心。我个人感觉你会不会对拖延的部分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其实拖延有两种,一种就是拖延,拖延到最后就水了,这个拖延是需要克服的;还有一种拖延是发现效率变得极高,到最后两个小时或最后一天的时候,一会就把它做出来了。我自己也有这个问题,之前还专门去做过关于拖延的综述。国外在研究拖延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研究那种拖到博士就毕不了业的。像我们这种拖到最后,剩下几个小时冲刺出来的东西还不差的情况,其实叫高效拖延。你的焦虑里面是因为本身对自己经常拖延有担心,担心这种状态下去会更有问题,是这个担心吗?(嗯,是的)。到目前为止,你的拖延都叫做有效拖延。

我个人感觉到好多人还有一种误区,会觉得做很多事的人都一定是高效率的人,做很多事的人一定是全身心投入的。我个人感觉大部分情况来讲,大部分人都是边玩边学的。除非是这个领域中的大牛。我的老师黄希庭教授,我不知道他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样,但我跟他读书的时候他真的非常勤奋,所以他就能成为这个领域当中的那大牛;他在西南大学,是所有人都公认的勤奋,他的灯是亮得最早的、灭得最晚的,是一颗指路明灯的感觉,所有人都不嫉妒他的成功。而我们大部分人就是玩,不得已了才去干活;好玩了,我就多干一会儿,不好玩可能说完就把它忘了。所以我希望你们慢慢去寻找,因为有很多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其实是一个渐渐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不是让自己特别委屈、特别难的过程,那个东西持久不了,持久的状态一定是双赢的:自己也不委屈,工作做得也很好,这样才是有创造力的工作。如果三天的时间,玩了两天半,最后半天就干完了,那至少这个人对自己的能力评估是非常准确的。下一次如果你以为半天能做完,但突然间没做完,那下次就再提前一点,这样就是非常好的能力,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满足自己的愿望,又满足工作的愿望。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找到这样一条适合的路的过程。

 

Q3:我是今年的应届生,我最近的压力大都是来自于就业。我是学X专业的,一直以来都有对自己的工作设想和梦想,但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同时,在择业的时候也发现,读了研究生之后自己的选择更多了。现在也找到了一份薪资待遇较好的工作,但是内心还是会比较焦虑,是继续要坚持我自己想去做的工作,还是说在这样的一个未知的领域工作。我很害怕当我真正去参与这个职业的时候,发现自己不喜欢,到时候又很难去跨专业再去跳槽,可能离之前的想法和梦想就更远了。我现在大多数的焦虑就在这儿:我现在是有一份好工作,但是这份好工作我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接下来我可能会有一些考试,考试的话就面临着可能要放弃这份工作,但是那些考试也不一定能过。所以在今年的这种形势下,我是先去从事这份个工作先稳定下来,还是不要这份工作、全身心地去准备一些不一定能考上的考试?选择多,有的时候也是个困难。



A:当我们要步入一个新的身份,从学生变成另一个身份的时候,必然会有担心和害怕。这里面有一部分情绪在里面,考来考去,实际上就是在考个安慰:我一定要考到一个我觉得所有人,或者我自己觉得好的东西,然后我就安心。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一定非要去考一个安心感。其实你可能要问问自己,当你抓住什么、有了什么之后,你就觉得不亏?你的答案不在外面,在你自己内心,你觉得我有了什么,我就觉得好像我心就安了。我个人感觉就如同谈恋爱,一见钟情以后,你肯定老想这个是不是最好的,下面是不是有更好的,因为你没有前面的那个“痛苦”,没有想。如果你找了一个又一个之后,突然发现这个就是我想要的,那这时候你就能很安稳地生活了。所以我有时候常常会讲,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你一定要思考。其实现在生活给了你这样一个机会。所以你可能要想,当初是什么东西让我觉得是最安心的?是那个专业吗?是那个收入吗?还是因为我觉得他熟悉?或者其他的什么?更具体的部分在这里就没法展开了,可以去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讨论一下自己内在的东西。

第二个方面,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读完硕士以后读博士,读完以后我发现我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硕士期间有极大的区别。所以我觉得学历教育最核心的其实是个素质教育:本科生所教的实际上是学会做一个东西,研究生是你要能够有能力去做一个东西,博士生要求的是你要有创新性地做一个东西,这三种不同的要求对我们的素质的提升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你有了这样的一些能力的比较的时候,比如说查阅文献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你会发现感觉完全不一样。比如说我现在读完博士以后,其实都不会想专业性的问题,我觉得我随便做一个什么专业,我都能知道怎么样去分析这个专业里最核心的内容、我做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我是学心理学的,但我现在的工作内容还有资助的部分,但我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不会担惊受怕,因为我知道我核心的东西是真正找到那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同学,然后帮助他们。所以我个人感觉我在学术训练背后的那些能力,对我的工作是特别有帮助的。这也是我想分享的第二弹,只要你有这个能力,你就能把它迁移到其他方面,就能把工作变成自己特别熟悉的部分,然后带给别人不一样的想法。

 

Q4:我是大三的学生,现在在考研,我们班也有一群和我一样的同学,面临严峻的选择,大家普遍都比较焦虑,感到有压力。一个是由于外在环境,整个考研的竞争比较激烈,还有看到学长学姐有一些不太理想的状况,再加上自己在家里复习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会感到比较慌。想问一下老师,这种心态怎么去调整。


A:就像刚才大家提到的,这个阶段确实会有一些紧张、焦虑、心慌的情绪。如果在自己考研的时候,周围的同学都有了特别好的归宿,就更有这种落差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我之前给研一的同学上课做回忆激励自己的内容的写作练习时,同学们很多说感觉考研的过程真的是异常艰难,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同学会用一首歌来鼓励自己,在最难过的时候一遍遍听,会让自己感觉好一点;也有同学说他考研考到最后快放弃的时候,就去打饭,师傅就说,同学你今天来得有点晚,给他多舀了半勺,他就会觉得一下子受到了鼓励,坚持走完了;也有同学说,他特别难的时候是隔壁宿舍的同学每次出门喊着他。

所以你会看到考研这个过程真的是人生历练的一个过程。它不同于高考,高考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心情比作一潭湖水,年龄越小,湖水本身就比较平静;高考分来了,晃一晃就又趋于平静了。而我们这些经历过各种考试的同学,本来心情就是起伏荡漾的,再来一股风就变得波涛汹涌了。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们在这样一个波涛汹涌的情况下,依然还能自己想方设法去穿越这样的困难时刻,最艰难的时候让自己慢慢忍受,并且通过,我觉得你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学历或者是一个入学资格,其实获得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能力。就拿学位这个事情来说,有的时候,差的那一点就是那个最困难的忍耐性。在觉得特别没有希望的那一刻,特别艰难的时候,可能会一边哭一边看书,但只要能够忍受过这个过程,不会被情绪所压倒,也是获得了一种管理情绪的能力。

还有就是在考虑读研的时候,找一些意义给自己,你要问你自己,你是把考研作为人生的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仅仅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还是把它作为考验自己、磨练自己的一个方式?我是为理想奋斗?为未来奋斗?还是为自己奋斗?这个叫意义挖掘,你可以挖掘一些意义给自己,这些意义也能在最难的时候、最困苦的时候、最没有希望的时候让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当然也有能够轻轻松松度过的,我也是属于那种哭得稀里哗啦的,特别是读博士的时候,从开始就认为我毕不了业,三年没有吃好过饭睡好过觉,跟朋友玩永远都有论文压着。论文答辩通过那天,我跟自己讲,这是我三年来吃的第一顿安心饭,我真的可以吃到肚子里了,而且觉得没什么可以担心的了。我的导师也跟我说,当你毕业的时候,你收获的不仅是一个博士论文,你收获了更多,我觉得我收到了,真的会变得不怕困难。

冲破困难的过程,也是让自己成长的过程。以前自己不能够克服困难或者是忍受痛苦,但是经历了这些,就能够get到这个新的技能,做更多的事情;当你被导师打击的时候,还能够擦干眼泪,继续把事情做完,如果不经历考研这么痛苦的考试,导师指责后,你可能就不能这样。这些东西对你以后工作也都会有好处。别人说你哪里做得不好的时候,你会说好,我改,我会变得更好,这样才让你更自由地生活,不会变得那么敏感。

 

Q5:我们在生活中会看到别人的期待,老师的期待、导师的期待、父母的期待、同学的期待等等,有的同学很在乎别人的期待,很害怕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做不好,但反而因为这种担心最后什么也没干好,压力很大,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调试?

杨老师:我觉得他可能是精力总放在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感受上,没办法专注于自己做的事上。我碰到过有类似的情况,有同学说,老师,我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想别人的感受,会想做这个事老师会不会对我不满意?然后做这个就会很谨小慎微,什么都不敢做。我觉得步入职场的人也会有这种感受:会在意这个事领导会这么想我吗?学生会这么想我吗?最后发现我要这样做,这个人不满意,我要那样做,那个人不满意。可能有些同学也会夹在矛盾中,比如说,他自己写了一篇论文,经过了老师的指导,他觉得挺好的;但之后现在的导师就提出其他的想法,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两个老师有两个不同的想法,他都想顾及到,最后就什么事也不敢做。也会有同学平时做事很周到,但也会担心别人对自己的期待最后没有达到,最后把自己弄得一团糟,想让所有人都满意,结果发现有可能最后所有人都不满意。

A:非常感谢杨老师的补充。我自己有三个分析给这些同学。

第一个方面,我们经常会说我脸皮厚我不怕,那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举个例子,我请杨老师帮忙,杨老师没有回应我;如果脸皮薄的人就会说,杨老师可能不喜欢我,已经说过一次的请求,就不要再说了。但他没想到,可能杨老师没有听见我说的话;或者杨老师那天家里有点事情,的确没有办法帮我。但我不能把杨老师的不回应认为是我不够好他才不理我。那我们把脸皮厚转化成心理学术语就是关于一个人对自己有没有自信的问题。有可能杨老师批评我了,但我仍然可以很自信地说,我这件事没做好,并不代表我其他事在杨老师心目当中的位置就完了。不自信的人会觉得一件事做不好就是个灾难性的情况,在别人心目当中的形象就毁了;但自信的人就会知道我这一点不好并不代表我整个人不好。我知道我这个方面没做好,但其他99%我认可我自己,只是这1%有问题,这就是自信。

第二个方面,有一种人会把别人对自己的喜欢放在第一位。如果我能受到所有人的喜欢,这对我是最重要的。想提醒大家的是,你要知道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的价值观是认为所有的人接纳我是我人生最需要完成的任务吗?我是谁不重要,别人喜欢我才是最重要,这是不是你最重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或者奋斗的理想?这一点是希望大家能够去想的。这种人的好处是人际关系特别好,但可能他需要发展的一部分就是能够照顾自己的部分。这个过程其实也和自己有关系。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不是不自信,只是有这样的价值观,所以你要清楚自己有怎样的价值观。

第三个方面,如果别人说这样做那我就这样做了,不管自己其他的想法,那这个同学的责任感好像没有那么强,这样就变成了:你让我做这个,我说好,那最后做坏了不是我的事,是你的事;我一直在乎别人的期待,别人让我这么做,我就这么做,活在别人的期待当中。当然我们是在延伸,没有办法听到同学对这个事情的进一步的理解,但在那个期待里有一小点的感觉是,我不承担责任。但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就好像报志愿的时候,不做任何表态,爸爸说去学理工科,就去学了,虽然自己想学文科,但也不敢据理力争或者说怎样。这里有没有责任感的思想在里面,有没有努力的愿望在里面。一个人自身要有愿望,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独立的责任,但同时也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有些结果不一定很好,但是要能够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