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百科

师说 | 她说:“我是什么不重要。我最重要。”

发布日期:2020-07-27    作者:孙浩令    编辑:孙浩令    浏览次数:

中午休息的时候刷到一条“Yamy公司录音”的热搜,本着吃瓜的心情点开来看,却没想到被最后一句话打动,“我是什么不重要。我很重要。”乍一看觉得不赞同,但结合当事人的描述,却也在情理之中。

“我是什么”重要吗?当然!有一个明确的“自我”的概念是“我”之所以为“我”的基础和前提。不论是“我是女生”、“我是170cm”这样的基于生理自我的认识,还是“我是大学生”、“我是朋友中的开心果”这样的基于社会自我的认识,抑或是“我是性格外向的人”、“我是喜欢打篮球的人”这样的基于心理自我的认识,都是指导生活、促进发展、保持心态、树立自信、发挥潜能的根基和依据。“To live and not just exist”,生活生活,不仅要“生”,还要“活”。

 “我是什么”不重要吗?是也不是!某种意义上来讲,“我是什么”是一种标签,标签属于过去,不属于未来,它只能说明我们过去是这样的,但不代表我们未来也还是这样(当然像身高、性别这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保持不变的内容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尤其当这个标签来自于别人时,它的重要性和价值性就更加需要打一个折扣。诚然,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听取来自周围人的反馈和意见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背脊我”(Johari Window中别人知道但自己不知道的部分),看到自己的盲区,成为我们认识和提升自己的参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人所有的评价我们都要全盘接收并深信不疑,参考永远只是参考。



所以,在枝繁叶茂的“我是什么”中,应该有强壮且有生命力的“自我意识”的树干,它深植于大地中,是生命的立足之本,而“我最重要”所彰显的自我肯定和认同就是这棵树的精气神儿来源。

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来看,“自我认同”似乎是一个青春期阶段(12-18岁)的议题,这个阶段的主要心理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同时他也提出,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个阶段是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换言之,度过了青春期,并不意味着已经解决了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个冲突可以持续体现在成年早期(18-25岁)。

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角度看,这又是一个终生的任务,尤其是在自我发展不成熟的时候,随着生活中主要议题的变化,可能会再次进入自我认同的危机。刚进校园的大一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憧憬与迷茫,大三面临读研工作分岔口的徘徊与彷徨,刚工作的新丁对于独立生活的激动与迷失,无不在这个过程的反复性。郭金山(2002)考察了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年级特点,发现大四学生有重新进入同一性危机的趋势,这可能是大四学生对毕业的焦虑造成的。所以,自我认同的发展具有周期持续性存在的特点,当遇到新的危机时,还是要进行再次探索与发展。


而无论情况怎样变化,坚信“我”的力量、坚信“我最重要”是我们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活力源泉。有时候,自信需要依据,而有时候,“迷之自信”也很重要,这是一种对自我的相信与肯定,纵然当下事态不尽如人意,但坚信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坚信自己所选择的路的未来。自信的人儿,是自带光环会发光的呢(脑海里闪过琦琦子,自信到张扬但风采耀人)。

最终的最终,“我是什么”应该来源于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想要怎样的未来?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应该来自“我”,作为旁观者的“你”只是参考,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