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每个人都牵扯其中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背负了他人的期待,也许是来自父母的期待,也许是来自老师的期待,也许是来自你自己的期待,甚至还有可能是来自陌生人的期待。有人因为期待而不堪重累,有人因为期待而斗志满满。所以,对于期待,我们到底该怎样对待?
关于这个话题,他们有话说:
分享者:燕梦雨——当期待成为枷锁
“期待”这个字眼是自带光芒的,当你说出口时,仿佛未来已经被星星缀满华丽的光辉,而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也被赋予了充足的动力,那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未来。可是在《无声告白》这本书中,“期待”成为了一种枷锁,一副用现状的不满与忍耐、和对未来的美好和幻梦浇筑成的枷锁,锁住了自己和自己最亲爱的人。
《无声告白》的故事发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这个家庭里一对父母育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父母工作体面,家庭看似和睦美满,如同平静的水面。直到有一天,大女儿莉迪亚失踪了,当家人再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了一具从湖中捞出的湿淋淋的尸体。莉迪亚身上寄托着父母变相的爱与期待,是家庭的平衡点与核心。她的死掀起了水底早已暗流涌动的波澜,也将这个家庭里积蓄已久的矛盾挑破。
书的封面上印着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做回真正的自己。这句话在一开头就映入我的眼帘,却直到故事的结尾,才被书中的人物领悟,这让我在读书的整个过程都在刻意地对号入座,让每个角色都更加地悲剧化。
父亲詹姆斯是美籍华人,黑眼睛黄皮肤让他在美国社会中格格不入甚至受到歧视。他期待自己能成为上流社会的一份子,像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一样融入人群。所以当玛丽琳对他展开追求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玛丽琳是一位金发白皮的美国人,与她的结合不仅仅是爱情的契合,也是詹姆斯心中融入美国踏出的一大步。而母亲玛丽琳正相反,她自小聪慧过人,喜欢挑战权威和与众不同,她的母亲希望她乖乖地学习菜谱,而她却只专注于物理化学等男孩子才被希望学习的课程,并且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她骨子里流淌的是标新立异与挑战权威的血液,所以当她第一眼看到詹姆斯这个鹤立鸡群的亚裔教授时,她便不顾身份地到办公室吻他,并且在母亲多次发出“这样不对”的劝阻时,依然和詹姆斯结了婚,并与母亲断绝了联系。
父母之间这样一种特殊的期待构成的感情连接,也是莉迪亚悲剧的开始。莉迪亚深受父母的宠爱,因为她有着和母亲玛丽琳一样的蓝眼睛。这双眼睛,在父亲眼中是美国人之间相互识别的标记,可以让莉迪亚拥有父亲自己渴望已久的社会认同。于是父亲在自己都没有勇气去维系自己的社会关系时,却在背后鼓动着莉迪亚与同班同学交好。可莉迪亚的蓝眼睛并不是万能的社交钥匙,她为了迎合父亲的期待,一次又一次地对着无人的电话打上几个小时,只为了伪装出自己人缘很好的假象。而这双蓝眼睛在母亲眼里,却是自己血脉流传的继承,玛丽琳把自己当医生的愿望强行施加在莉迪亚身上,为她购买一本本厚厚的解剖书,让她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程。玛丽琳自以为是在帮助女儿远离自己经历的悲剧,却不知道,莉迪亚对于那些医学书并不感兴趣,她把外祖母给母亲的菜谱悄悄收藏起来,想象着成为一名家庭主妇,为了满足母亲的期待,每天努力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别忘了,这个家庭有三个孩子,除了莉迪亚,还有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父母把爱与期待过多地倾注在莉迪亚身上,对于另外两个孩子却少了关怀与期待。这反而使他们两个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悄悄地达成自己的心愿,感受敏感的情绪。
因为一次意外落水,哥哥内斯成为了莉迪亚的依靠和支柱,可当哥哥被哈佛录取,要离开家庭外出求学时,莉迪亚的唯一依靠也要被抽走了。她感到孤独,痛苦,迷茫。她失去了满足父母期待的能力,想要做回真正的自己。于是她来到了那个曾经让自己惧怕的湖边,带着对自我的觉醒将船划到了湖心。我愿意相信她是意外溺水的,因为当她摇动船桨的时候,脑中的幻想是对打破枷锁后的美好未来的期待,那是找到真正的自己的开端。
莉迪亚的死是家庭矛盾激化的导火线,却也是这个家庭的救赎。父母终于在蛛丝马迹中后知后觉,发现是自己强加于女儿身上的期待害死了她。于是便是相互和解,最终释怀。
小说采取的特殊家庭背景使得一个普遍的矛盾得到更加激烈的凸显,而将中心抽离出来会发现,其实这样的矛盾在每个家庭甚至每一种关系上都可见踪影。父母和孩子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种种关系都可能是一个期待的发出和一个期待的满足。而我们作为这些社会网络中的一份子,也在不断扮演着期待他人怎么样和被他人期待怎么样的角色。这些期待,有时是动力,有时也是阻力,这取决于自己内心对于自己的期待。而当我们忽视了自己内心的诉求,只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举步维艰时,我们就是痛苦而迷茫的。
既然是普遍的矛盾,那么该如何解决呢?好在我们可以沟通。弱小无助如莉迪亚,都可以在最后关头决定与父母坦白,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更坏的事情发生之前向自己的父母、爱人、朋友这些与自己无比亲密的人诉说自己的苦闷呢?可以的。虽然有时很难,就如同书中所说,需要“终其一生”,但当你明白有这样一条路可走时,你会发现尽管时间漫长,但结果美好
分享者:方麒雄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意识到,对别人的期待会在无形中成为套在别人身上的枷锁,或者是悬在他人头上的利剑。希望我们都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同时,也不要将自己的遗憾变成压死别人的那看似美好的期待。
分享者:刘洪栋
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不真正知道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的期待恰好给我们指出一个方向,同时也为了让亲爱的人开心,我们就以为这就是我们心底的梦想。可随着年龄增长、价值观逐渐成形和自我意识的成长,自己内心深处的影像开始浮现,我们伸手想要抓住,可这就意味着要抛弃多年来对父母期望的追寻,意味着要重重打破父母对自己的构想,并在某种意义上让他们失望。亲情和感恩告诉我们不能这样,纠结和苦恼开始萦绕。坚持下去也许会成功,但那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扼杀自己,快乐将永远达不到100%。
分享者:小涵
“期待”是一件让我倍感压力的事情,尤其是父母亲人的期待,有时甚至会讨厌他们提出要求。有时觉得亲人的期待会是功利的要求而不是真正的疼爱,这可能也与现在的社会环境有关,或许是他们不够了解我的努力和生活以及我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有时候,自己不得不承认我从小的家庭并没有那么的包容和温情,而现在的我大部分还是由原生家庭塑造。对我来说,家人,有时候是矛盾的存在。以后,我会慢慢地平静的接受和原谅一些并不好的事情。
人生的路,终究是自己走的,自己感受苦与乐,所有的选择,真正要自己乐意去做、去付出,那便是属于自己的路了。
分享者:王建国
别人对我们的期待究竟对我们是好是坏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在人类社会中生活,都会与他人产生联系被人依赖。个人认为其中有的对我们有益,有的会阻碍我们前行。
如何分别呢?我们可以把他人的期待比喻成一种力,我们区分有益和无益的标准是它是否与驱动力或者称为最初的目标想矛盾。我们用这个标准把力分为动力和阻力。同样的,我们可以类比到与别人的关系中。如果别人对你的期待与你的本心(真正想做的事)同向,别人的期待就是你前进时的动力,在你气馁时给你力量。相反,你有可能在别人的期待中迷失自我,活成别人想让你成为的样子。回想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很多人是在家长以及身边的人的期待中学习生活的。
想到电影《无问西东》结尾处的一句话:“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下期预告:
下一期,我们将分享大家对于《我在未来等你》这本书的所思所感。这本书的摘录或许可以鼓舞到你,你也可能觉得这本书的主题太过狭隘,这些想法都有人与你一样。
这一次,分享人的心愿书单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