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
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
内疚和悔恨
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后的心中
…….
今朝,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余生将成陌路,一去千里
……
我当年很喜欢席慕蓉这首名为《送别》的诗,现在读起来仍感觉很美,有着沁入心底的遗憾和忧伤。提到离别,我们总把它与伤感相联,但当我们身处离别的情境中时,除了伤感,可能还有各种难以言说的滋味在心头。
离别代表了与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以及熟悉的阶段分开、告别,心理学上用“分离”来理解和描述。人的一生都在经历“分离”,最早一次大约开始于5、6个月,并于三岁左右完成。在这个阶段,儿童随着知觉、行走和语言的发展,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并面临着与过去依赖的重要客体(通常是妈妈)的分离。因此分离的过程同时也是儿童向外探索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一般被称为“分离-个体化”。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常一边向外探索,一边不舍地回头望向妈妈。如果当Ta每次回看的时候,妈妈都在那,或当Ta需要时,妈妈就能过来陪伴、安慰,儿童就可以更加安心、更加勇敢地继续往外探索,并走得更远。这个阶段“分离-个体化”的完成需要一个关键步骤,即儿童形成对妈妈的稳定的内在表象。当内心形成情感客体的恒定后,儿童就不必非得在现实中见到妈妈,因为Ta内心中已有支撑自己的妈妈的形象。
早期分离的发展结果会形成一个基调,影响我们之后面对分离的反应以及我们在关系中的感觉。在现实的恋爱关系中尤其能窥见其貌:有人忍受不了与恋人的分离,想要对方时时陪在身畔,当分离时会莫名焦虑或生出猜忌,最终分手后难以接受或纠缠不休;有人在一起时对对方百般呵护,但刚刚离别就移情别恋;更有甚者,处在恋爱中的两人都不愿忍受片刻的分离,于是时时互开视频,如共生般生活。以上这些例子虽然表现各异,但相似之处都是对分离的无法耐受,这也许与他们过去没有形成恒定的情感客体有关。过去不好的分离导致他们难以信任当前的关系,只能现实中在一起,无法心理上“在一起”。延伸到其它关系中也是如此,比如有人的关系模式是,每到一个新的阶段,就不再与过去的朋友联系等。
那“好”的分离是怎样的?首先,当我的内心影像有你以及我们的关系,我便更能忍受分离的痛。进一步来说,当我们在关系中更能感觉到安全、稳定,没有那么多未完成的遗憾,以及心怀对未来的憧憬时,我们更能承受离别。因此好的离别是,即便忧伤,即使痛,但仍能带着思念和祝福奔赴远方。对于那些有过多分离焦虑的人,也许放下防御,试着去信任当下的关系,让当下好的体验来修正过去不好的体验,就能逐渐体会到离别不止是痛,还有复杂但不失美好的意境。
6月是毕业的季节,也是离别的季节,校园里随处可见毕业生的身影,他们在熟悉的校园里通过拍照留下自己或与同学、老师的影像,通过留言写下自己的不舍与祝愿,这便是为离别做准备的过程。离别在即,眼前的一切变得弥足珍贵,于是把当前的人、美景尽收眼底和心底,表达出你想表达的,不留遗憾给自己。真到了离别的那一天,即使心有不舍,也互道珍重,挥挥手离开,因为虽离别依依,但此去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