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百科

【心理微课】从“好人”到“真实的自我”:讨好型人格剖析

发布日期:2025-04-07    作者:李想/文,耿子涵/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进入心理微课课堂,让我们一起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今天课程的题目是从“好人”到“真实的自我”:讨好型人格剖析。


贾玲的一部电影热辣滚烫,将讨好型人格推上了热搜,很多人都说在贾玲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么你是讨好型人格者吗?你有讨好的行为吗?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内容。


在今天的课程中,首先我们将关注什么是讨好型人格以及讨好型人格的典型行为。其次,让我们来看一看讨好型人格可能造成哪些危害。最后我们将一起想一想如何改变和调整。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课程的第一部分,什么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还有两个别称,分别是依赖型人格或顺从型人格。在这里老师想先提几个问题,讨好型人格讨好的是谁呀?依赖型人格依赖的是什么?而顺从型人格顺从的又是什么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讨好型人格常见的行为表现。首先,讨好型人格者可能过度追求他人的认可和接纳,而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他们害怕冲突,希望尽可能避免批评,使自己看起来完美,以表现良好来获得他人的喜爱和接纳。说到这里,大家可以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了吗?讨好型人格。讨好的是谁呀?没错,就是他人。那依赖型人格依赖的是什么呢?是他人的认可和接纳,而顺从型人格顺从的也是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大家有没有发现,讨好型人格者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他人的身上,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特征呢?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有一个信念模式,那就是只有我是好的,我才能得到爱。那大家也可以扪心自问,在你的内心深处是否也有这样的一个信念呢?就像在电影热辣滚烫的前半段,贾玲曾说,如果我有两个苹果,我会把它们都给朋友,因为这样他们就会开心起来。在这里贾玲就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者,他关注别人的需求和感受,却忽视了自己。在电影结束的时候,贾玲的前男友邀请她一起去吃宵夜,贾玲却说,看心情吧,短短四个字,贾玲关注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所以在这部电影当中,认为除了外形和体型的改变,内心深处信念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才是贾玲最根本的改变。



那么有的同学会说,讨好别人可以获得关系的发展,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讨好型人格的危害。在这张表格当中,大家能够看到左边是讨好型人格的行为特点,而右边则是可能造成的危害,让我们来一一对应一下。



首先,讨好型人格者过度追求他人的认可和接纳,倾向于满足取悦他人,甚至牺牲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即使觉得不公平或者是委屈,也不敢或不愿意表达出来。那这样是否就会让别人开心和舒服呢?其实未必如此,因为他们可能并不欣赏,或者是不需要这种过度的讨好。另外,由于讨好型人格者的让步与付出常常被忽视,也会导致关系的疏远,或者是为关系埋下了隐患。所以我们说讨好型人格者常常是关系的破坏者,他们创造了一种双输的局面,也就是在这段关系当中没有人感到真正的开心。



其次我们会发现,讨好型人格者过度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他人的期待或者招致批评,就会导致一个人缺乏自信,处于长期的焦虑状态,失眠、抑郁等健康问题也就找上了门来。另外,由于他们放不开手脚做事会显得非常懦弱,或者是有拖延的情况,所以我们说讨好型人格者往往也是做事的无力者。


最后,由于他们忽视自己的内心感受,将重心放在了满足他人的需求上,从而忽视了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而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课题。忽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会导致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降低,在别人的批评和拒绝中就会觉得玻璃心,甚至出现暴怒或者是自我伤害的极端情况。所以我们说他们也常常成为了成长中的空心人。


这些危害大家是否认同呢?既然有这样的危害,我们又该如何去改变和调整呢?我们在看文章的时候,或者是看小视频的时候,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说只要你能做到以下3点,就可以改变自己,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委屈和情绪,是很难将认知转化为行为的。所以我们的改变策略要分三步走,清理情绪、调整模式、练习巩固。也就是说第一步首先要看见和接纳自己的委屈和情绪,同时选择合适的途径去释放,比如说唱歌、跳舞、写字画画、冥想、瑜伽,或者是与老师同学聊天等等。最近是春天,也特别鼓励大家去大自然中多走一走。


其次我们需要看到自己形成讨好型行为模式的成因,也就是“只有我是好的,我才能获得爱”这样的信念种子是如何种到我们的心田的?只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反观、觉察、调整应对模式,才能形成新的脑回路。


最后,可以从小事做起,练习感受自己的感受,重视自己的感受。今天我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啊?我想吃点什么当做午饭呢?这都是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练习重视自己感受的方法。因为我的感受很重要,我很重要。在这里也想推荐 3 本书给大家,分别是《被讨厌的勇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和《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最后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话:当我们遇到情绪困扰的时候,请一定记得这不是你的错,这是你的功课。也就是说不要感到羞愧,把你的功课认下来,好好去做就是了。在这里老师也布置一个作业,写一篇讨好型行为反思日志,思考一下自己的身上有没有讨好型行为,可以如何去改变和调整。


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愿我们以更好的自己来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