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心理百科

【TED心世界】别对我撒谎

发布日期:2025-04-09    作者:张志强/文,高可欣/图    编辑:学生    浏览次数:


你,撒过谎吗?


这个问题,不管你回答是或者否,听起来都像是一句谎言。



因为在当今社会,谎言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一部分。有时候,我们撒谎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尴尬或者避免责任。或许是为了遮掩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完美;或许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让别人觉得我们更合群,更受欢迎。在某种程度上,撒谎似乎已经成为了社交的一种技巧,一种必备的生存技能。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TED视频《How to spot a liar》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识别谎言的艺术和科学。在这段视频中,我们将跟随着Pamela Meyer的引导,探索人类言语和行为背后隐藏的线索,以及如何从中辨别真假。


Pamela指出,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多次欺骗,其中许多是善意的谎言。陌生人见面后的前十分钟内,谎言的次数高达三次。但说谎实际上已融入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在人类进化中也有一定的价值,这从婴儿学会伪装哭泣开始就可以观察到。识破谎言并不容易,受过专门训练的识谎者能在90%的情况下辨别真相,而普通人的准确率只有54%。在这样一个充满欺骗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学会保持警惕,确保选择和行为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面对那些爱撒谎的人,我们该如何识别呢?Pamela在她随后的TED演讲中深入探讨了识别欺骗的复杂性。她指出,通过观察言语和非言语的线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何时有人可能在撒谎。从形式化的否认到微妙的身体语言,存在着许多迹象可能暗示着欺骗的存在。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这些行为并不能绝对地证明某人在撒谎,而只是值得进一步调查的警示信号。


Meyer提到了一些识别欺骗的关键迹象。比如,当人们使用非常正式的语言进行否认时,往往暗示着过度强调否认的可能性。此外,使用遥指性的措辞,如“那个人”,可能意味着人们试图与某个主体保持距离。她还指出,骗子常常在讲述故事时过度强调细节,并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此外,她还介绍了一些身体语言上的迹象,比如眨眼频率的改变,脚的朝向以及使用障碍物将自己与质询者分开等。


然而,Meyer强调,这些行为只是一种警示信号,而不是绝对的欺骗证据。我们需要通过好奇心、共情和审慎的提问,来进一步调查并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她建议,在对话中要保持尊重和合作的态度,避免过于咄咄逼人或试图将对方逼到绝境的做法。


在演讲的最后,Meyer强调了通过观察、倾听、探究和提问,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交流背后的含义。通过培养好奇心和共情,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察觉到潜在的欺骗迹象,并建立起更加诚实和透明的沟通关系。


在当今充满欺骗的社会里,识别谎言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通过Pamela Meyer的TED演讲,我们了解到识别欺骗的复杂性和方法。然而,重要的是要记住,并非所有的迹象都能绝对证明某人在撒谎。在日常交流中,保持好奇心、共情和审慎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真实、开放的交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