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句话叫做“灵魂的渴望是命运的先知”,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那些热爱和渴望的事情一件又一件叠成我们灵魂的模样,但却未经细细追问与思索,我们为何热爱?我们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呢?是什么在生命中驱动着我们呢?我们是否在运用着同样的行为模式?
在TED的一篇演讲中,有一位演讲者曾向各位听众发出以上这些问题,他说,在过去30年中,他一直在参与一些与人心需求相关的工作,这漫长而丰富的工作为他的思考铺就了温热的土壤:“如何才能让人们满足?”“是什么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是什么决定了人们表现的差异?”“究竟是什么塑造了我们?”……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他的思考——“谈论我们行为背后的为什么”。

在他的人生经验中,对于人类的六种需求(确定性、不确定性、重要性、情感联系和爱、满足感、成长和付出贡献)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并且提到在这六种需求之下,我们逐渐发现属于自己的“地图”:是什么信念系统在指导我们满足这些需求,并在之后以这样的信念源源不断地投入自己生命的燃料。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六种需求是什么。
第一种需求是确定性。这种确定性并不是普遍的目标和愿望的需求,而是使每个人来避免痛苦、或者说至少拥有一个舒适生活的确定性,比如自己的健康、家人的安全、经济上的确定性等等,这种确定性给予我们一种安全感。
第二种需求是不确定性。当我们获得完全的确定性时,便会寻求不确定性。“如一滩死水般平静的生活”是人人都想要避免的,但不确定性却能给予生活中各种多样性和十足的惊喜。
第三种人类的需求是重要性。我们都需要感觉到自己的重要与独一无二,需要自身的肯定和他人的认可,可以通过拥有更多财富、提高精神能量等等每个人独有的方式来让自己感觉到自身的重要。

而我们真正需要的第四种需求,是情感联系和爱。我们需要亲密关系,需要与人产生深刻的联系,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照与爱。通过友情、通过亲情、通过与小动物的生活、通过在自然中散步、通过各种方式来得到“广泛的爱“。而相应的第五种需求——成长,便是在以上四种需求满足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和获得的,生活将我们慢慢向前推,将时间带走,将宝贵的成长与经验留给我们。
第六种需求就是付出贡献。生活不是关于“我”,而是“我们”。小至帮扶身边的老人,大至保尔柯察金的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都在淋漓尽致地体现付出贡献这一人类发展至今源源不竭的动力。
在这六种需求之下,便诞生了我们独有的信念系统,无论主导的信念系统是什么,它都会让你往一个不同的方向倾斜,而当我们往一个方向移动时,就有了一个目的地,或称其为命运。而“地图”可以作为一个操作系统来告知我们怎样到达目的地。有的人的地图是“我要拯救生命”,有些人的地图则是“我一定要让更多孩子可以拥有受教育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地图,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他们的信念,以及他们的灵魂。

在最后,他还提到了情绪的重要性,多种语言中对于情绪的形容词都有几千种,但文字只不过是一种符号,就像在显微镜下不同情绪下的眼泪放大之后都可见到不同的结晶一样,每一种情绪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释义。除却伴随我们一生的六种需求,以及衍生出的每个独一无二的人的信念系统与人生地图,情绪也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内心声音,对外界的风雨抑或朝阳做出反馈。在需求看不到的地方,在信念难以识别的地方,在文字难以起草的地方,情绪让你真正看到内心的声音,告知你那些关于我们行为背后的为什么。
他说:“我是那个问‘为什么’的人,因为我相信,激发内在驱动的无形力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这也是我站在这里的原因。”而接下来更宽广的路,在我们认清那些“为什么”的同时,等待着我们勇敢地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