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还是不吃?
明明都已经瘦得皮包骨了,体重低于BMI正常值,却还在严格控制饮食;吃了东西后经常催吐,或者一段时间的限食之后暴饮暴食……你和身边的朋友有这种情况吗?你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这里要考虑两个并行的问题,进食障碍和身材焦虑。进食障碍是一类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对食物和体重有异常的关注和控制。其中最常见的是厌食症和暴食症。
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厌食症患者对体重和身材有过度的焦虑和担忧,常常通过限制食物摄入量来控制体重。他们可能有严重的体重下降,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有扭曲的认知,以及对食物和进食行为的恐惧。厌食症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包括营养不良、心脏问题和骨质疏松等。
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暴食症患者会出现反复的暴食行为,其特征是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感觉失控。暴食后,他们会感到极度的内疚和自我厌恶,然后采取措施来弥补暴食行为,如催吐、过度运动或使用泻药。与厌食症类似,暴食症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进食障碍的成因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内心冲突
心理动力学认为,进食障碍可能是内心冲突的结果。这些冲突可能源于个体对自身身体形象、自我价值和控制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个体可能感到内外部对于身体形象的期望与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我认同之间存在冲突,导致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防御机制
进食障碍可能是某些防御机制的表现。例如,厌食症可能是通过限制进食来回避情感和焦虑的方式。个体可能通过控制体重和进食来转移注意力和处理内心的痛苦和冲突。
童年经历
个体在童年时期的经历也可能对进食障碍的形成起到影响。例如,童年时期的早期创伤、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家庭成员对体重和外貌的评价等,都可能对个体形成负面的身体形象和进食行为的认知和态度。
自我认同和控制需求
进食障碍可能与个体对自身身份和控制的需求有关。食物和体重成为了个体表达、控制和塑造自我认同的方式。个体可能认为通过控制食物和体重,可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和稳定感。
潜意识的冲突和欲望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进食障碍可能与个体潜意识层面的冲突和欲望有关。例如,个体可能通过控制进食来抑制或表达对于食物、性欲或其他欲望的内心冲突和不满。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动力学仅是对进食障碍成因的一种解释,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心理动力学模式和成因。进食障碍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可能还受到其他因素(如生物学、社会文化等)的影响。进食障碍与身材焦虑有密切的关系。身材焦虑是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感到不满或担忧,经常伴随着对体重、外貌和比较他人的过度关注。身材焦虑可以是进食障碍的一个触发因素,也可以是进食障碍的一个维持因素。很多进食障碍患者在追求瘦身和完美身材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体形象产生不合理的认知,导致了对食物和进食行为的异常控制。
身材焦虑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由以下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引起: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和文化对身体形象的理想标准和审美观念有很大影响。媒体、广告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着瘦身和完美身材的理念,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影响。这种标准和观念的普遍存在可能导致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形象产生不满或焦虑。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在身材焦虑的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成员对外貌和体重的评价、过度关注和批评,以及家庭中存在的饮食观念和习惯都可能对个体的身材焦虑产生影响。
个人心理因素
个人的自尊、自我价值感和身体自我形象等心理因素也对身材焦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低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可能导致对自身身体形象的不满和焦虑。此外,个体对于外貌的认知和评价方式也可能影响身材焦虑的形成。
经历的创伤或压力
经历过身体欺凌、性别歧视、虐待等创伤性事件,或者长期承受压力和焦虑的人,更容易出现身材焦虑问题。从心理动力学上看,进食障碍身材焦虑核心主要是争夺控制权的问题,通常发生在女生身上,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以爱美为由,但根源通常在家庭关系上,一般是母女冲突。子女在以拒绝饮食的方式,获得对自己身体的支配力,挣脱家长控制。
遗传和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对身材焦虑有一定的影响。某些研究表明,个体对于身体形象的关注和评价可能与基因有关。此外,生物化学方面的因素,如神经递质的不平衡,也可能对身材焦虑起到一定作用。
总之,进食障碍和身材焦虑是复杂的问题,可能受到遗传、环境、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治疗进食障碍和身材焦虑的方法通常是多维度的,包括心理治疗、营养咨询和医疗干预。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解决与身体形象和食物有关的认知和情绪问题,同时提供健康的应对策略和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营养咨询可以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也可以用于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