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大学首批二级心理辅导站评估工作顺利完成。
评估分两轮进行,包括实地考察和现场答辩。10月底,一校三地分别组织评估专家组赴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从场地布置、制度文件、安全保障等方面对各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条件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现场讨论,结合学院的情况给予改进建议。其中,经济学院、物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多个学院在“硬件”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设置了心理辅导站专用场地,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分别布置,室内装饰温馨舒适,并配备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心理学书籍,满足了开展心理工作的各种需求。
11月2日,现场答辩在中心校区举行,威海校区和青岛校区的申报单位通过线上进行答辩。在答辩中,各答辩人从学院前期工作成效、现有工作条件和未来工作思路等多个方面进行重点汇报,针对实地考察中专家组提出的改进建议予以回应和改善,并结合学院工作和学科特点发展创新特色。公共卫生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和体育学院发挥学科优势,融合院内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体现学院特色;药学院和历史文化学院充分联动班主任、导师力量,通过联席会制度等,有效发挥全员育人作用;机械工程学院和艺术学院将专业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发挥专业优势的同时获得心理成长;经济学院和翻译学院紧扣学院学生特点,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工作策略。
针对各学院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建设情况,专家组对学院前期工作表示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建设方向给予一定建议。专家组表示,学院在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的过程中,应跳出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拓宽工作维度,结合学院的学生特点、学科特色、工作实践和历史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有机结合,确立主攻方向,探索出一条具有学院特色的建设道路来,为学校其他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傅艺娜在发言中强调,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既是在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于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精细化要求,也是在落实学校对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主体责任要求。本次评估工作,看到了各学院在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热情、思考和行动,也反映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立在国内高校中的可借鉴经验不多,希望未来与学院一起思考,共同破题,将首批辅导站建设成可推广的示范性二级心理辅导站。
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立将充分发挥学院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工作、精细化工作,实现校院联动、全员育人,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及时发现、及时应对、及时化解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构建平安校园。下一步,将加强对首批建设单位的监督,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并继续扩大建设范围,在2年内完成全校所有学院的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工作。
本次评估工作邀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学工部副部长傅艺娜,团委副书记翁祥栋,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迎春,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与思政培训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海宁,齐鲁医学院本科教育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玉蓉,公安处副处长董太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马道伟、许晓梅和刘倩倩作为评审专家,来自一校三地的17个学院申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