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8:30-10:30,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讲座在中心校区18号楼北楼2层团体训练室举办。此次讲座由学生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吴少怡主持,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此次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邀北京市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张艳萍教授主讲。讲座开始,她首先对自身与其所在机构情况做了大体介绍,接下来就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与各位副书记、老师展开交流。张教授讲述了关于自杀方面的一些理论,接着,她对自杀的危险因素、抑郁的诊断标准、抑郁症不接受治疗的原因以及自杀者的情感痛苦、对自杀的误解等问题做了阐述。
随后,张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如何识别和帮助有自杀危机心理倾向者、帮助有心理危机或自杀倾向者的要点以及用认知行为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十大步骤等一系列方法,为辅导员们开展学生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指导,帮助辅导员更好地处理学生心理危机。
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与人格健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最重要一环就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为此,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近年来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此次讲座是继6月初危机干预工作研讨会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也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和完善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预警和干预机制。同时,与会老师通过主动学习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也有助于工作的开展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为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及校园和谐稳定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