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一场主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讲座在中心校区18号楼北楼2层团体训练室举行。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黄建榕教授,山东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吴少怡主持了这次讲座。来自各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到场聆听了讲座。本次讲座由学生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
讲座开始,黄教授先通过PPT列举了“中国从大悲走向大喜”的2008年大事记,指出在社会转型期间最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现象。“蛙未死于沸水而灭顶于温水”的启示、“巨人集团”的起伏等等例子告诉我们:当今社会下,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一个人、一个组织发展到最顶峰的时候恰好是危机最大的时候,这也提醒了我们当下尤其不能放松对危机的警惕。
接下来黄教授细数了共同走过的2009年,谈到了当代社会危机的五大特征与危机的必然性。她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指出当代社会危机具有联系性、广泛性、快速性、可见性及复杂性。怎样应对危机?是把危机纳入一种常态进行管理,还是当危机来临时被动地应对它?对比中美两国应对危机的不同形式,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发。
此外黄教授还讲到了危机的概念与其特性,并对危机进行了不同分类。通过对危机的几个阶段的详细讲解,向老师们清楚地展示了危机发生各个阶段的特征及表现,提醒老师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学生的身心动态,重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这次讲座对于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工作的开展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将更进一步为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及校园和谐稳定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