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时候,马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跟室友和谐相处的小贴士(没有看过的同学,欢迎来戳师说 | 你好,很高兴遇见你)。如果把室友比作我们在大学里的家人,那么下一步就是要走出家庭走向外面的世界了。我们都想要在新的环境里结交到一些好朋友,然而在迈出“家门”前,却可能有着一些担心和忐忑:
“我的可能朋友在哪里?”
交往现实与交往预期有差异——来到大学,我们抱着能交到知己好友的期望左顾右盼,但是环顾周围却发现同学们好像各有各的想法和脾气秉性,与自己并不是那么相仿相投,同学之间好像总是隔着个安全气囊,彼此之间的连接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紧密,大家好像都沉在自己的世界里,自顾自地学习、生活、运转,而不是在交往中照顾彼此,这些都与期待完全不一样。
“我还能有朋友吗?”
成长经历中人际交往上的负面经验对当下交往预期有影响——过去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能有过被朋友背叛、冷落的经历,而这些经历都会挫伤我们的交往信心和积极性,阻滞延缓我们伸出交往的触角。
虽然有困惑彷徨,但是生而为人,我们是在彼此的连接互动中存在和生活的。如果因为一时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或者因为过去的一些不愉快经历而选择回避交往,那显然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因为我们在回避交往的同时,也回避了跟真实自己的接触,在切断与别人情感连接的同时,跟自己内在的情感往往也会失去连接。
既然这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是可以提供帮助的呢?下面是几个心理学小贴士,希望能够帮助你结交到如意的朋友。
善用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人际中倾向以对他人的某方面的感觉和看法以偏概全地推论其他方面好坏的常见认知偏差,我们常说的“一好百好”,就是这个意思。而这个认知偏差却可以帮助我们打开交往的空间:和新同学相处时候,可以在加强整饬自身外在形象的同时,多展现自己积极美好的一面或者自己的优点,自己给自己制造一个“光环”,铺平未来的交往之路。
真诚待人,多帮助别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从觉察和体会别人的需要出发展开交往。因为在新环境里,我们的状态很多时候是原子意义上的单个个人,人与人之间缺乏连接,这时候主动伸出交往触角的最方便方式就是敏感捕捉对方的需要,从对方的参考框架出发看问题、想问题,这会帮助我们在交往中贴近他人,也会成为我们的吸引力。
会倾听,少评价
也许你会说倾听谁不会啊,只要听力正常的都会。可是,你真的会倾听吗?会倾听意味着在倾听中,你能够观察与捕捉到对方的情绪,听出对方所省略的以及尚未表达出来的东西,让对方感觉到他是被接纳的、被理解的。这期间,巧用重复和连接语也会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对方停下的时候说一句“嗯,是的,然后呢”以此来鼓励对方说下去。如果你还能表达出自己对对方所说内容的理解和感受,那就更是一个加分项了。
会观察,善表达
当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在倾听理解的基础上,观察、理解、体会对方的语言体系和参考框架,捕捉到对方的高频用词,在理解意义的前提下将之植入到自己与对方的交流沟通中去,用对方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方会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说的内容,也更方便对方更准确地理解到你。这个技巧在和与我们有年龄差的人交流的时候尤其重要。想想看,当你用最新的网络用语和父母交流的时候,如果他们也能用同样的语言来跟你对话,是不是会觉得代沟变浅了很多,不仅如此,还会觉得很有亲近感。
持续关注,持续交往
朋友关系是需要用时间、情感维系的。如果你们只是加了QQ/微信好友,然而除了开始的时候打过招呼,后来再无联系的话,那大家最后肯定会变成躺在好友列表里的“陌生人”。所以,说了“你好”之后,也要继续联系交往哦~
以上就是一些能够帮助我们在新环境中交到好朋友的小贴士,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愿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都能在最好的时光里遇见可以一生珍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