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的礼物》
——鲁米
你不知道我为你寻找一件礼物多么困难,
似乎什么都不合适
把金子给金矿或水给海洋,有何意义呢,
我想到的一切,像带着香料去东方。
付出我的心灵和灵魂也没用,因为你已拥有这些,
所以我给你带来一面镜子,
看看你自己,记住我。
鲁米诗中的礼物,化身一面可以投射受礼之人的镜子,照亮其自我,并助其看到自己的灵魂,使人不禁心中浮起暖意。而在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怎样定义“自我”一词呢,又该如何尝试更精确的进一步自我探索呢?
看见你自己
山本耀司曾说“自我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需要不断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高水准的东西碰撞,然后才看见自己。”
一方面,这与投射效应有关,如同读者通过阅读寻找自己,在与作者的对话中看见自己,更清晰自己是怎样的哈姆雷特。就像在对红楼梦的解读中,鲁迅先生曾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在我们习惯与喜爱的事物和视角当中,能够遇见那个我们最熟悉的那个自己。
另一方面,我们会在无数的生活的镜子中逐渐看到自己并不熟悉的面容,如同一向认为自己羞怯、难于在众人面前发言的人,或许会有某个契机获得勇气表达自己,而那个“勇敢”的不熟悉的面容会逐渐成为我们“新的自己”的一部分,在牛津大学读文学博士的博主凯尔特柚在分享她的日常生活与热门议题观点的过程中,曾提到“在阅读中、在与“他者”不断遇见的过程当中,便是我们不断遇见在其他作品、在他人表达当中潜藏而未待发现的那个自己的过程。
逐渐清晰你的样子
大学阶段是充满了可能性的一个阶段,丰富的社团生活、学业书籍与课余的探索都为我们的自我认识提供了丰富的方式。
在专业课与课余的探索中可以丰富自己的其他视角。你会更喜欢在经济学中寻究“理性”与“高效分配”?还是是在语言学中“感受他者的表达、文化与时代变迁”?亦或是在数学中的“一番纯粹理性与逻辑”中逐渐靠近支撑万物的真理,更或是在生物学中脱除人类内部建构,以更加“超脱和复合学科的方式”去靠近生物本身?是在中哲与西哲的不同中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哲人思考的微妙”?又或是“关注诸多社会因素与热爱人的分化本身”——心理学?种种靠近世界的方式,见天地,见众生,最终你也会见到那个更加充实而自洽的自己与自己的内心。
在社团活动与他人的互动中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正如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我也往往会在更大的尺度上得以更加清澈得浮现,我们与每个朋友都有不同的交往方式与态度,前段时间流行的MBTI也通过理论分析的可能性让我们看到每个人最倾向的认知、感受、接受信息的方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与朋友不断的相互包容与接纳之中,我们会更好地看见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找到那面清晰的自我认识的镜子。
自我认识是一个漫长的旅途
自我是一个流动而模糊的词,而我们会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认知捕捉到它某一面——那瞬时而清晰的样子,如果放在漫漫人生之路中,有时很难“盖之以一瞬”,于是不如以更包容和开放的心去面对漫长的流动的自我。
北京大学的哲学系教授杨立华在本科阶段读的是浙江大学的能源系,在就读阶段他曾经对于高等数学头疼不已,后来通过一个契机读到庄子的著作,于是决定跨考到北大的哲学系。他说:“我走到中国哲学道路来,是因为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非常偶然地读到了《庄子》。我不大能够想象如果没有碰到《庄子》这本书,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有时自我的认识便是在某个偶然和刹那获得极其重大的知晓,而自己像是一个难以穷竭的谜题,要对自己充满着好奇与探索的初心。
对自我的转变也源于更深刻的自我认识,那些生命中的经历与体验,都会促成我们逐渐看见自己的本质与趋向。有一位心理学从业者曾说,“自己本质上是一只鸟,可我从小就在马群里混,我用两只脚跑步跑得也很快,甚至在马群中进入了赛马队,于是我以为自己是一匹马,可是慢慢的才发现自己其实是一只鸟。”于是他辞去了他人眼中的安稳工作,去选择做自己更喜欢的事情,过自己更喜欢的生活。
要去认识你自己,得先去看到自己,再让自己的样子更加清晰,守护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用包容与流动的心守望人生中自我的变化,在人生漫漫旅途中逐渐认识那个最内核的自我;看看你自己,然后爱上你自己,这就是我所希望送给你的礼物。
参考文献
1.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2.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