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还有七天就要开学啦?”
假期结束的前一周,我又开始躺在床上,抱着妈妈哭诉,“妈妈,我不想去上学!”
每当假期结束,要重返正常的工作或学习时,我们大都会产生一种抗拒甚至是有些厌恶的情绪,对家乡的留恋之情达到高峰——“不想上学!好想一直放假在家啊!”
而从临近开学到刚开学的这段时间,又容易感到焦虑和迷茫,处于一种“玩也玩不高兴,学也学不进去”的状态之中。一周里总有那么七天不想学习,还会感到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精神倦怠,甚至出现失眠、暴饮暴食、神经性厌食等现象。
这些都是“假期综合症”的集中体现,是因为假期的过度放松和无规律的饮食起居,让我们一时之间无法以良好的身心状态重新投身于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中。
在假期的最后一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拯救假期综合症呢?快来试试下面的收心处方吧~
1
生活要有仪式感
刚开始就想要从假期模式直接切换成校园模式难免会比较艰难,毕竟要“由闲入忙”。这个时候需要试试“飞轮效应”——想要让静止的飞轮旋转起来,一开始需要消耗很大的力气去推动它。也就是说一开始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调整自己的状态,需要刻意地营造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增强仪式感,这样才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比如把桌面收拾整齐,摆放好课本和笔记,将零食收起来,换一套舒适整洁的衣服,最后可以在正式进入学习状态时喝一杯水,当作一种仪式感。通过这些刻意而为的行为去告诉大脑和身体,现在应该是学习的时间,不能和假期一样懒散了。强化认知之后进入真正的专注学习状态就会更为顺畅。
2
达成目标:提升成就感
看着日历意识到快开学了,回望假期似乎什么都没完成或者没能达到预期成果而感到万分焦灼,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在放假期间,人的精神状态肯定是比较放松的。假期就是假期,不必感叹“我好颓废啊,别人都在弯道超车,我连车都没有”,而是明白放假就是为了休息,假期就是用来当快乐的废物的。
但是在尽情享受假期之后总会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这时候就需要去完成一些小事情来提升自我成就感。可以先设定一两项明确的小任务,比如今天读十五页书、背十个单词、玩手机不超过九个小时等等,然后尝试着去完成,重新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去实现一些东西,这样就能够拥有开启校园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
回归正轨:规律作息是关键
“三点睡十二点起,手机不离手,一躺躺一天。”
当你在假期习惯了昼夜颠倒的生活,再重新回到学校期间相对规律的生活起居时,难免会引起躯体的失调现象,从规律作息到打破规律再到回归规律,需要刻意进行调整(毕竟还有早八呢)。
可以尝试着先往前调整入睡时间,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调整,比如每次提前一个小时入睡,把手机放在远离床头的位置,逐步恢复到平常校园生活的入睡时间。如果有午休习惯,也要注意调整好午休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睡到天昏地暗,造成恶性循环。有入眠困难的可以试一试冥想、拉伸运动,放空自己,避免陷入开学焦虑之中。
除了睡眠时间需要调整外,饮食时间也应逐步回归正轨,早餐尽量不要跳过,夜宵也要适量减少。如果晚上还是忍不住暴饮暴食,可以先早早地刷牙,然后告诉自己已经刷好牙了,再吃东西又要刷一次牙会很麻烦,用增加困难去限制一下行动力,以惰性抵抗冲动。如果总是感觉没胃口,一天躺着不吃东西,就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运动消耗自己的能量,让身体恢复活力,回到吃嘛嘛香的好胃口状态。
火车停靠的时间已经结束,假期就这样转瞬即逝,我们终将踏上开往新学期的列车,那就祝大家——开学愉快啦!